就在姬氏弟子纵出之时,从全城各处,诸多仙族与会弟子亦是纷纷跃起。原来自四神仙旗祭起之后,苏城禁制已失,以方便诸修斗法,而苏城既然有金光罩城,自然是固若金汤了。
不过等到今日斗法结束之后,那禁制又会重新恢复,以防诸修或因仙会胜负之故,挟私争斗。
至于在仙会斗法之时,那城中修士,固然可从容施法,可试问那空中有十族老祖坐镇,谁敢胡来?
但见九族弟子齐齐纵到空中,个个皆是精神百倍,气度不凡,自然又是赢得满城喝采。
而那被分在同组的修士,就不免打量起对手来。
要知道诸族出战弟子虽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可每家仙族或因别故,或出奇兵,那出战仙会的弟子名单亦是千变万化了。而此刻纵上金光的修士,自然皆是出战仙会的修士。
原承天用神识向空中一探,去寻顾氏弟子,尤其是自己的对手顾元真,更是格外留心。
只见那顾氏修士,则是七人出战,金仙以及太虚境界修士,皆有二人,但极道之修,却有三人之多。
姬秋远知道原承天不识顾元真,便笑道:“承天,正要考你一考,那三名极道境界者,谁才是顾元真?”
身边姬氏修士,皆觉得此题出得有趣,纷纷嚷道:“承天快去仔细瞧瞧。”
原承天亦觉有趣,只是因神识过于霸道,若是扫到对方身上,怕有失礼之嫌,于是就收起神识,改用禅识来窥探对手,这禅识无形有虚,对手若是灵识不足,那是怎样的觉察不到的。
就见三名顾氏极道之修,其中有二人皆是少年人模样,其中一人身穿麻袍,飘飘然有凌仙之姿,而瞧其眉宇之间,则是杀气凛然。另一名身穿灰袍者,年龄略略大了些,虽是少年模样,鬓边已生白发,而瞧其神情,则是高淡清远,遗世独立,拒人于千里之外。
至于第三名修士,身穿青袍一领,瞧其相貌,约在三旬开外,可见此人或是得道甚迟,不过此人双目之中常泛精光,可见亦是英华内敛之辈。
原承天瞧了瞧,已是胸有成竹了,这时因姬秋叶亦不识顾元真,便抢先道:“在我瞧来,那麻袍修士眉间杀气冲天,令人望而生威,俗语有云,相由心生,顾元真身经百战,自然是杀气随身了。”
原承天道:“承天所见,与秋叶不同。”
姬秋远笑道:“承天不妨说说其中的道理。”
原承天道:“那身经百战者,常游走于生死之间,必知世间悲苦,当知好战者死于战,自然修成如铁心境,又怎会将杀气轻易外泄?因此这麻衣少年,断然不是顾元真。”
姬秋远拍手笑道:“承天之见果是高明,那麻衣少年,乃是顾元昊。虽也是少年英才,比起顾元真来,却差得甚远了,顾氏遣顾元昊出战仙会,看来只是令其多些历练罢了。未必就会机会下场的。”
姬秋叶刚才既然猜错,也就不敢妄言了,生怕再遭他人耻笑。
细细瞧那灰袍少年与中年修士,倒也是各有各的好处。那灰袍少年华发早生,想来定是多历忧患,可中年修士亦是英华内敛,返璞归真。
姬秋叶瞧得越久,心中越是没了主意。
第1243章十鼎归一有妙策
这时姬氏诸修就催原承天开口,原承天缓缓道:“在我想来,那中年修士定是顾元真了。”
姬秋叶道:“为何不是那灰衣少年?想来顾元真亦是年少知名,必定亦是得道甚早才是。”
原承天道:“仙修之士内修于心,外修于形,此修虽是强抑胸中之气,只可惜那鬓边白发,已证明其心法修行有误,且难以弥补,至于那故作清冷之态,怕是想掩饰心中怯意了。”
姬秋叶听到这里,虽觉有理,可是那中年修士怎么瞧也不像是威名在外的昊天九公子之一顾元真。
此时两队恰恰并到一处,姬秋叶心中不服,径直上前揖手,冲着那中年修士道:“在下姬氏秋叶,今日之会,或有幸与道友一战,敢问道友大名。”
那中年修士淡淡一笑道:“在下顾元真。”
姬秋叶这才心服口服,展颜就是一笑,心中暗叹原承天识人至明。
九族修士来到金光之下,身子不停,就径直穿了过去,那金光拂在身上,诸修没来由的就是精神一震。只因诸修皆是明白,一旦下场斗法,那是至死也不可越过金光的。
诸修越过金光之后,又遁升数里后,空中飞来一名金袍修士,将手中令旗一摇,诸修这才止了遁术。向四下一瞧,只见空中四周设红幡九杆,幡上绘就各族族纹,而各族的姓氏,则被各家族纹众星拱月,于旗幡正中绘就。
姬春山就领着姬氏诸修,来到自家族旗之下,悄然站立。其他仙族弟子,亦是来到本族旗幡下站定。
原承天抬头瞧去,见诸修头顶百丈处,结有蓬庐一座,上设十一个锦墩,想来就是十一家老祖观战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