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垫板到位。”
“鞍座与设备绑定。”
“路基板支墩千斤顶已备好”。
“轴线车调整到位。”
“费托反应器启用。”
“枕木已备好。”
“液压系统,供油正常,低压0。6兆帕,高压5兆帕,压力正常。”
“传动系统正常,曲轴润滑油温53度,正常。”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两个人上去,在盾构机刀盘披上了红色的绸缎。
这时引水隧洞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玉霞,打开了越野车后备箱,“慢点抬,不要烂了。”
赵亮惊呆了,原来这是西河人的骄傲,唯世界独有,车轱辘大月饼。
这种堪比精美艺术品的月饼,它是丝绸之路,蜂腰地带西河县大坝村一带独有的传统美食。
这一追溯到明朝万历六百年前,大坝人跪在中秋大车轮月饼面前。
大坝人仰望天空皓月,还有闪烁的星星那一时刻,他们在想什么?
“大坝村是我们的家,大坝村有我们。我们的家河西是个富饶的地方,也是荒凉的地方。
大坝村给我们舒适的生活是偶然,艰辛的生活是必然,吃上一块月饼,上路吧。
事实上大坝村中秋大车轮月饼,决定着一种文化。
大坝村处河西之地,在古代就属于长城边塞,民族纷争不断,潜意识接纳吸收了华夏文化。
大坝村中秋大车轮月饼,告诫河西子孙,我们从华夏来,我们没有被华夏抛弃。
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的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过程中落脚的最后驿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大坝村中秋大车轮月饼,演变成了一种家庭仪式感。
每年中秋佳节敬献月饼,就成了大坝村人的大事。
正如京城天坛是天人合一,至诚至心能听到上天的召唤。
上天的崇高与自身卑微渺小结合,是大坝村人中秋大车轮月饼的艺术境界。
泥土,当它离开泥土,不再是泥土。
艺术,就是这样,来源于消遣,是时间,把他们变严肃了。
“这么大的月饼?”赵队长瞠目结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赵队长,我给你定做的中秋月饼,这是华夏最大的馍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月饼。”
“一块月饼车轱辘大,这种月饼叫“大包盖”,实喻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祝你一切顺利。”
王玉霞是一个配角,她打开了越野车后备箱。
赵亮一看这么大月饼,赶紧招呼手下副队长,带领三人虔诚的立在车后。
月饼下垫的垫板正和运输车刀盘下的U型垫板重叠。
月饼上一红条幅随风招展。
赵亮和三名队友抬着沉沉的大车轱辘月饼。
赵亮是技术员,风雨变幻在隧洞摸爬攻打,对尺寸的精准不差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