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各个地方实施实验,只要是可行,就可以全面开始铺开了。
具体的步骤我到了基金会以后给你细说。
不过我们现在只能负责整个桂州的一些贫困地区,其他地方我们还照顾不到。
因为如果要全部铺开的话,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资金。
现在我们基金会的账面上虽然有两个多亿的资金,但要真正开始铺开以后,要不了多久就会消耗一空,毕竟医疗这一块,真的很费钱。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我去了解了以后也是吓了一跳。”
说到这里的时候,孙佳明都有点心惊。
他确实去仔细了解过。
贫困地区的医疗问题不少,但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设备短板,很多地方没有卫生院或者才开始修建卫生院,有些卫生院太小了。
不过政府都在努力,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在很多地区修建卫生院,能得到医疗救助。
但与此同时也发现,硬件改善了,软件跟不上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在一些卫生院,虽然基本都配备了机器,但大部分机器已接近使用年限。
设备长时间未更换,会增加诊疗的误诊率,而资金缺乏是无法及时更新设备的主要原因。
虽然院区建设如火如荼,但很多设备已经陈旧老化,急需更新。
其次就是人才短板。
比起设备,人才短缺是基层医疗单位更为关心的焦点。
在很多地方的卫生院,不少诊断人员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5岁了。
这还是有人的,有些地方一个卫生院也没有几个人。
医技人员的“青黄不接”还是存在的。
医院在职员工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根本无年轻人可用。
人才的缺乏以及人员结构老化已成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最大障碍,但是薪资待遇并不是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一些贫困地方,愿意去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有些去了待不住多久就跑了,因为实在是太落后了。
试想一下,从县城去到镇上,居然需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
很远!
去的人根本就待不住。
最后就是急救短板。
要知道农村的和城市相隔太远了,要是突然发病,送到城里根本就不现实。
一想到这些,孙佳明就有点沉重。
他知道,这些问题,要是容易解决的话,就不会是问题了。
因为这不仅仅需要人力物力,还需要财力,缺一不可啊。
这不是刘轩烨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只能和相关部门去合作,而且他们也只能从旁协助。
具体要怎么去参与,还需要刘轩烨拿主意。
毕竟现在刘轩烨才是基金会的会长。
刘轩烨自然也知道孙佳明的意思,其实他也没有想过自己能凭借一己之力就去改变很多地方的医疗现状,因为他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