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每次收割水稻后,稻秆却成了碍事的东西。
除了留下几捆用来炙娘酒外,它们没有别的用处了。
稻秆的处理成了一件麻烦事。
因为他们留着没用,还不能就地焚烧。
秸秆焚烧对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
还有可能引发火灾,周围都是山,一旦引发山火,就很难控制住。
为了防止有人偷偷焚烧稻秆,夏收和秋收后,每家每户都会收到宣传委员发到家里的宣传单。
而且村支书会带着村干部巡逻,尤其是接近傍晚的那段时间。
五堂叔养了牛之后,需要这些干料,只要跟他家关系不僵的,都会送给他。
一方不用焚烧处理稻秆,一方得了干料喂牛,双方都开心。
蒋非远远看到了五堂叔,在往牛栏上堆草垛。
“五叔,我推了些稻秆过来。”蒋非走近喊道。
“小非,你喊我一声,我过去拉就得了。”蒋运宁从梯子上下来。
“没事,我刚好要挑稻秆回家,顺便运了过来。”
蒋非指指前面几个还空着的牛栏,说道:“五叔,你还往上堆草垛嘛,我给你传稻草。”
“好啊,你有空的话。”蒋运宁笑道。
往牛栏上堆草垛要两个人配合比较好操作,一人爬上梯子往上面堆,一人站在下面负责传送稻草。
本来蒋运宁是和老婆一起堆的,有人打了电话来,让过去拉稻秆。
他老婆拉着斗车过去了。
蒋非站在边上看着牛栏,这里是村里唯一看得到牛栏的地方了。
没有耕田拖拉机的时候,大家都要用黄牛来拉犁耙田,村里很多人家会喂上一头牛。
那时很多屋子旁边都有一个牛栏。
在没堆草垛之前,牛栏其实只是简单的木头架子。
在地上立上五六根木棍,围成圆形,再在上面横着订几块木板,牛栏就做成了。
蒋运宁爬上梯子,接过蒋非递过来的稻草,一层一层往牛栏上堆。
堆得很高,然后慢慢收拢,再扎一个大大的帽子罩住草垛。
草垛圆圆的,远远看去有点像草原上的蒙古包。
整个草垛收成向下的锥形,下雨时雨水顺着锥形面流下来,而中间依然干燥。
既能给牛遮雨,又能给它当食物,一举两得。
蒋非帮着五堂叔堆完两个草垛,堆放在地上的稻草全部用完了。
他往前面的山沟里看了看,有十几条小牛犊跟着一群大黄牛在草地上吃草。
小牛犊看起来都差不多大,大概刚满月不久。
见蒋非在看小牛,蒋运宁在一旁说道:“这些小牛犊都是刚买来几天的。”
蒋运宁准备扩大黄牛的养殖规模。
说实话,从采摘园开起来之后,他心里落差挺大的。
最近几年,他靠着养牛赚了些钱,日子过得潇洒,算是村里小富的人家了。
也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村里人一提起蒋运宁来,总是夸他有眼光,有本事,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