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忍着悲痛,回到自家休息。
天明村赵家,也收拾出了好些屋子,招待一些远来吊丧的亲戚。
家里人不能光顾着伤心,还得招待客人。
幸好如今的赵家家大业大,家里有管事、仆从,把里里外外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七日之后,就要出殡了。
张老太太的墓地,就在她的丈夫旁边,这块墓地在一个半山坡上,前方是小河环绕。
此时的人讲究“事死者如事生”,对墓地风水又极为看重。
这些年周小石一家也越发兴旺了,村里人都说是他家的祖坟风水好,前方小河是玉带。
出殡的仪式是最隆重的。
乡里人吵架,会骂对方“无人送终”,这“送终”,就是子孙把棺木抬上山入葬。
孝子贤孙穿麻衣,亲戚穿缟衣,浩浩荡荡地簇拥着棺木上山。
棺木用灵车拉着,周大通和周小石作为亲儿子,用绋拉灵车,一步步前行。
此时此刻,即使向来觉得老太太偏心的周大通,内心都是茫然而伤感的。
仿佛才回过神来,他没有娘了!
他是个没娘的孩子了!
这棺木似乎很重,还是他的心很沉重?
其他人扶着灵柩前行,妇人唱着挽歌,一路撒着纸钱,直到墓地。
路上,还有村里、城里相熟的富户设了路祭,路祭或丰富或俭朴,表达的是各家的心意。
……如果按照周家的人脉,是不会有路祭的。
但张老太太的女儿是诰命夫人,能出入王府的!老太太的外孙是华阳县子,还是朝中官员!
这看的是周氏和七郎的面子。
村里人看了,也都赞叹,杏花村几十年了,没见过这么体面的丧事。
“别说几十年,就是一百年也没有!”乡亲们议论。
“大通和他婆娘,哭得也很伤心呢!”
“伤心不伤心,也得嚎两声,那么多人看着呢!”
“要我是他们,也得哭!老太太没了,和赵家的关系又远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