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书剑恩仇录94版高清 > 第95部分(第5页)

第95部分(第5页)

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

秋疑案福文襄。(原注:福康安,孝贤皇后之胞侄,傅恒之子

也,以功封忠锐嘉勇贝子,赠郡王衔,二百余年所仅见。满

洲语谓后族为“丹阐”。)

四、赵翼记乾隆喜作诗及用僻典云:“……诗尤为常课,

日必数首,皆用朱笔作草,令内监持出,付军机大臣之有文

学者,用折纸楷书之,谓之‘诗片’。遇有引用故事,而御笔

令注之者,则诸大臣归,遍翻书籍,或数日始得,有终不得

者,上亦弗怪也。余扈从木兰时,读御制‘雨猎’诗,有

‘着制’二字,不知所出,后始悟《左传·齐陈成子帅师救

郑》篇:‘衣制杖戈’,注云:制,雨衣也。又用兵时谕旨,有

朱笔增出‘埋根首进’四字,亦不解所谓,后偶阅《后汉书

·马融传》中始得之,谓‘决计进兵’也。圣学渊博如此,岂

文学诸臣所能仰副万一哉……御制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

乾隆从古书中随手翻到一个生僻典故,用在诗中,文学侍从

之臣自然难解所谓;而纵明出处,也必佯作不知,或假装回

家查书数日,斯知圣学渊博如此。大概乾隆一意要得香香公

主,因此下旨:“埋棍首进”。

五、关于陈家洛、无尘道人、赵半山、福康安等人事迹,

《飞狐外传》中续有叙述。

后记

《书剑恩仇录》是我所写的第一部小说。从一九五五年到

现在,整整二十年了。

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

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

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

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

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

香妃美得多了。本书中所附的香妃插图,只是让读者们看到,

乾隆有这样的一个嫔妃。

海宁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个海滨小县,只以海潮出名。

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

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

执拗。陈家洛身上,或许也有一点这几个人的影子。但海宁

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学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大会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