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过后,几人的合资谈判正式开始了。
今天是一场高层框架性会谈,主要是敲定一个大体的合作蓝图,并形成书面文件上报给上级。
总体氛围轻松和谐。
会上商定,合资厂将由京阳二机占55%股份,而苏达林所属的亚太投资占45%。
双方根据各自的股份比例承担投资费用。
京阳二机主要是以土地和设备折算投入,而亚太投资则以技术为主要投入。
时间是1981年1月,西方国家正处于产业转移的**时期。
利用这样的契机,侯达林果断引进了一些关键的技术。
尽管手头有一些数控技术资源,但他知道整个数控系统远不止这几项简单技术可以解决的。
因此,他认为引进成体系的技术,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并自主研发才是长久之计。
为了保持这个产业稳定发展,他还强调了持续投资、持续产出的重要性。
考虑到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苏达林决定不在此时争取合资厂的控股权,毕竟八十年代刚刚起步,一切都处于萌芽阶段,控制过多反而会使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关注和干扰。
况且在这个时点上控股也未必能完全掌控局面。
由于双方都有默契地避免争夺控股权,使得这次会谈异常顺利。
达成共识后,具体执行工作自然交给专业团队跟进。
结束了谈判内容讨论,苏达林选择回去继续休息。
因为昨天的米酒威力不小,他现在脑袋仍有些许晕乎乎的感觉。
回房间的路上他特意叮嘱叶岚,下班前一定要把她叫醒以便应对后续事宜。
当天下午,客人谈妥一切后准备聚餐庆祝一番。
刘勇自作主张地安排了两桌晚宴,请问苏达林是否参加。
然而他却表示不愿出席,只安排了叶岚作为自己的秘书去敬酒。
叶岚第一次执行此类任务,内心既忐忑又激动。
刘勇则显得从容许多,带着她走进宴会厅。
路上,叶岚好奇地问道关于苏达林的一些事情,想知道他在合众国生活短短几年就创造了如此事业的原因。
刘勇微笑着回应道:“这些故事我们留着下次再聊吧。”
两人相视一笑,迈步走入宴会现场。
“啊?怎么了?我需要提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