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不要那么夸张,不然就太引人注目,会引来杀身之祸。】
~~~~~~
评论区:
〖看过一本,码头工人一天赚70文
,中午到女主这儿吃饭花35文,还说很便宜
下次还来。〗
〖你忘了这种文必备的空间,空间里有泉水,泉水万能。〗
〖这种有的文写的贼详细,别的地方都粗略写过,唯独做菜的部分描绘的无比详细,甚至买菜放调料的部分都写的特别清楚,给我口水都看的流下来了。〗
〖种田文最大的槽点就是女主一般会有看似普通但身份不凡的丈夫和孩子,小说种着种着就种到皇宫里去开始宫斗了。〗
〖还有逃荒文,一会一大片野菜,一会兔子跑过去,一会挖出来人参啥的,你猜逃荒的荒指什么?〗
〖灾荒年间,别说野菜了,树皮都吃光了。〗
〖看过一个超扯的,闹灾荒拿臭豆腐扛过去。〗
〖我看过一个把红薯晒干打成红薯粉,都给我笑发财了。〗
〖看过一个饭都吃不饱,把藕挖出来做藕粉的。〗
〖一般这种文,都会在小破屋背后的后山发现了一株花椒树,别人都像瞎子一样看不见的,只有主角能看见,还恰好是花椒成熟的时节。〗
~~~~~~
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安。
孙夫人蹙着眉,她对民生虽非一无所知,但于庖厨琐事确乎陌生。
“三弟,这猪下水当真如天幕所言,能做成美味?”
“大姐,这东西,能吃是真能吃。”
“但麻烦就麻烦在后人说的那几个地方。”
“头一桩便是清洗,须得用上大量的盐或精贵的面粉反复揉搓,光这一项,寻常人家便耗费不起。”
“其二,便是香料。”
“花椒等物,价比黄金。”
“不用香料,那骚腥味儿根本压不住!”
“可此物非世家大族,谁又舍得呢?”
“但世家虽舍得,却又怎会瞧得上这等腌臜物?”
“其三,便是柴火。”
“想将那玩意儿炖得软烂入味,非得大火熬上小半个时辰不可。”
“太平年月,百姓舍不得这柴火。”
“若是荒年……嘿,人都快饿死了,哪还有力气去折腾这个?”
“弄不好,还容易吃出病来,反倒死得更快。”
孙夫人闻言,不禁喟叹:“原来如此。”
“这般说来,非得是后世那香料如杂草、柴火不要钱的太平光景,才能将这边角料也玩出花样来。”
~~~~~~
大明,洪武年间。
一位翰林院待诏看着天幕,嘴角抽搐,几乎要控制不住面上的表情。
“码头扛大包的一天……七十文?!”
“这怕是哪路神仙治下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