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泪流不止。她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如此惊才绝艳,而且忍气吞声十年。装傻,还要在所有人面前接受嘲讽,冷眼。说他是废物,说汉王竟然有一个这样的儿子。但是他们都没想到的是,陈诺不傻,并且等的就是今天一鸣惊人。“嗯,回家!”
扶起姐姐,陈诺和姐姐上了同一驾马车,现在他已经彻底暴露了,如果不是关键时刻整合记忆,陈诺不会做出今天这个举动。他需要这个契机,所有人都需要,否则死的就不仅仅是他了。暗流涌动,整个京城一些人都想让陈诺死,让汉王交出兵权。汉王就如同悬在他们头上的剑,文武百官,清正廉洁的当然不怕,可背地里吃的满嘴流油的更是不在少数。好在凉州之患汉王已经功高震主,皇上封无可封,如果这次收复凉州,那皇帝可能就留不得汉王了。。。。金銮殿内。“请皇上下令严惩汉王不听皇命,陷百姓安危于不顾!”
说话之人,是刑部尚书赵开。“混账东西!汉王为民请命,眼下大战爆发,你不仅不大力支持,还要临阵换帅,你当真是我大青王朝的子民,而不是大商王朝的父母官吗?”
兵部尚书杨林以前也随汉王征战过,二人关系极好,所以怒火中烧大声呵斥赵开。“两位爱卿,切不可动怒。”
皇上发话了,杨林也不好多说什么,站在一旁时刻盯着赵开,他再敢乱来,杨林不介意下朝揍他一顿。这就是兵痞,从军营中历练出来的。“皇上,微臣以为,该大力支持汉王漕运之事。”
说话之人是吏部尚书陈云青。“微臣也觉得漕运之事应该立马督办,保大青将士后备无忧。”
谁知礼部尚书王云向前一步说道。“万万不可,汉王师出无名,应立即调兵回京面圣。”
“否则恐有兵变啊!”
“王云!你这是何意,汉王立下不世之功,而今正协民意收复失地,后方怎能失守!”
出声的是一名武将,正二品将军,江成。“臣,愿意督办后方漕运一事,望陛下恩准!”
武将中虽然也有和汉王不和之人,但是提到收复失地,大家还是一致对外的,这一点是文官比不了的。“诸位爱卿,此事容后再议,明天早朝再说。”
武德皇帝起身就要离开。“皇上,战机稍纵即逝,请速速定夺!”
“你在教朕做事?”
“微臣不敢。”
在抬头皇上已经走了,只留下百官不知所措。所有人都清楚,战机延误不得,但是这位皇上却要拖着。群臣分成几小股势力,各自商议要事。。。。丞相家早已经聚集了诸位大臣。“丞相,此事一定要迅速解决啊,几十万的将士不能饿肚子啊。”
“是啊丞相,大局为重,为何陛下如此行事啊!”
“这事情传出去,只怕我大青王朝要被各国取笑了。”
丞相李乾看着众人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他也不清楚陛下为何要这么做。如果粮食长时间不到位,恐怕会引起哗变。“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可眼下我也是无能为力,只能等明日早朝再行商议。”
“哎,只能如此了。”
聚集在丞相府的官员一个个离去,灯光摇曳,李乾仅仅盯着一封信上的几个大字久久不语。次日清晨,百官今日早朝目的只有一个,解决粮草问题,稳定后方。卯时,众官员鱼贯而入。如此。早朝开始。武德皇帝看着群臣进入眼神冰冷。“众爱卿,可有事奏。”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便站了出来。“臣,杨林,有事启奏。”
“讲。”
杨林顿了顿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臣,恳请陛下,尽快解决粮草漕运一事。”
随之而来的是吏部尚书陈云青,户部尚书李楷。“请陛下广开漕运,助汉王收复失地!”
几乎文武百官都在同一时刻说出了这句话。“好,众爱卿有心了。”
“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丞相,百官之首,只要丞相也同意,这件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就算是皇帝也要顺从民心。“陛下,微臣认为,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丞相走出,平静的说道。怎么会这样?!昨日明明说好了一同面圣解决粮草之事,可今天这是为何?那知这边丞相出列之后。刑部尚书赵开,礼部尚书王云,皆出列附和道:“陛下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一股势力,也算是文官中的一个小集团,但也足有十几人。“请皇上,从长计议!”
愤怒,无比愤怒,如果不是在大殿之上,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就要骂人了。户部尚书是最纳闷的,我一个管钱的都没说什么,你们还不同意了,看来你们的俸禄是要晚点发了。“嗯,诸位爱卿所言非虚,此事应该从长计议,急不得。”
昨日的将军江成,出列说道:“皇上现在边境情况未知,一旦大量战斗,数十万的将士只怕是要饿肚子啊。”
别人不知道战场的残酷,他还是知道的,当初跟随汉王杀敌无数,但也有饿肚子吃树皮的情况。再抬头时皇上已经消失不。文武百官也退下了不少,很快只剩下几人。众人皆被丞相这一招给整懵了。“丞相!你这是为何啊!”
“是啊,丞相,昨日都说好了,你这又是为何。”
丞相李乾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皇位。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沉默了,他们也没想到居然是皇上的意思。如果是皇上的意思,那么这件事情就很耐人寻味了。至少皇上已经走了将这件事情把持到底的想法,而且不放漕运,也许是有别的目的,这位从沙场中征战出来的皇帝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