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个是‘赈’字!赈粮的赈,古先生教过!古先生快来!”一个年级稍大的孩子盯着麻袋片上的红字看了一会儿,突然喊了出来。
这一声,如雷霆霹雳,将树根下坐着的所有人都惊了起来。
一个汉子推了推正卧在树下、枕着一根突出地面的粗树根假寐的青袍青年,催促道:“喂!古思阔,快起来去看看!”
“去去去……小孩子……懂……什么……官家……办事……有阻扰……者……都抓起来……打板子!”那士兵终于气喘吁吁地追到了。
骂了一句后,没有立即去抓小偷儿,却把那片麻袋片迅速捡了起来,掖进怀里。
那士兵收了麻袋片,正盯着蹲在地上坚持捡米粒的小偷儿,冷不防身后右边就站过来一个青年,冷冷地说道:“这么热的天,官家还要出来办事,不如我来为官家分担一些。”
话音还没有落,却一伸手,将士兵藏进怀里的麻袋片抽了出去。
士兵大惊,急转身去抓那个青年。那青年脚跟一旋,却已转到他左边,抖开了麻袋片,正在好奇凑过来的所有人赫然看到麻袋片上的红色大字——赈!
不止如此,赈字外面还有一个红圈,红圈下方还有一些红色的字的残余,只是这麻袋片是被焚烧
剩下的部分,边缘都是焦黑的,红圈也已不完整,赈字右边底下也缺了一个小角。
“不劳费心!”士兵恶狠狠地再次转到左边,向着青年扑过去。
然而人们已经聚上来了……
“古先生,这是‘赈’字吧?”一个孩子从人缝里挤到青年身旁,拉着他的衣袖问道。
青年正是古思阔,刚点下下巴,还没有回答,那士兵已经将小孩推到一边,斥道:“什么‘赈’字,胡说八道!”
古思阔长臂一揽,将孩子扶住,拉到身后护住,脸色阴沉,言辞异常冷峻地质问道:“我且问你,这字不是赈字又是什么?朱色赈字是可以随便写到麻袋上么?”
“是赈粮到了么?”站在人群最前面的人看得清楚,问道。
“怎么被烧了?”有人发出疑问。
“不关你们的事,不要乱说话!”士兵急了,在人群中央团团转,却色厉内荏地大声叱咤着。
“赈粮当然关我们的事!”有人终于察觉到了什么,也怒吼回去。
“不是赈粮!不是赈粮!”那士兵气急败坏地嘶吼着否认。
“那这个‘赈’字怎么解释?寻常官家敢把这个字印到麻袋上么?”有人质问。
“那个小偷儿呢,问问他,那粟米是从哪里偷来的,怎么会用这样的麻袋片包着?”站在人群外面的人踮起脚,努力想看清里面的人和事,还细心地发声问道。
“不是偷的,米是我捡的,就在刈安塔外的刈安街上,捡了好久才捡了这些,正好看到有个麻布片子,就用来包米。”那小偷已经偷偷挤到了人群外,见人们又提到他,忍不住解释道。
最后又十分委屈地大叫着:“我没偷!是地上捡的!你们也可以去捡啊!”
就在人群中有人说“去看看”的时候,被围在当中的士兵却急吼吼地制止道:“不许去!”
这三个字最终成了欲盖弥彰的败笔,大家都开始向刈安塔方向跑去。有聪明的,看到家里的汉子、女人或孩子正站在旁边,立即向他们喊一声:“回家拿米袋!”
那小偷却更早一步跑到前面,双手抱着鼓鼓的衣襟,护着他捡来的粮食。转头见人群乱哄哄地跑起来,他却露出惊恐的神色,挥起右手拼命摇着阻拦,提醒道:“不要去!不要去!塔里有死人!我看到的,他们把那些烧了麻袋的士兵杀死后,就抬进塔里去了!”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