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认真,因他身边还有一人。
是个相貌清丽的女娘。
她坐在男人左手边,目光紧紧黏在男人身上,一直叽叽喳喳找话说,可是男人别说是回应,就连一个眼神都欠俸。
女娘大概很少受到这种冷遇,抿了抿唇,负气一般伸手去摸男人的脸。
靖安长公主挑了挑眉。
谁知下一刻,男人飞快起身,避开了女人的手,在他转身一瞬,靖安长公主的眼沉了沉。
女人并不是要摸他的脸,而是故意使坏要按他脸上的伤口。
他受伤了。
&
nbsp;靖安长公主跟着太子打了这么久的仗,看过了各种伤口。
她眯了眯眼。
擦伤?
被打了?
静安长公主一停,太子就跟着停,连带主人家都停了下来,一群人整整齐齐望向那头。
主人家似乎想起什么,连忙解释:“这是小女窈娘。那位……”
“李耀?”太子直接念出了对方的名字。
主人家微微一惊,旋即又了然:“没想到阁下也只这位李郎君的名号。”
太子笑了笑:“看来这位李郎君还是个名人?”
主人家不吝夸赞:“当然!”
李耀的确是个有才之人,远近闻名。
他读过很多书,写得一手好文章,书法绘画都是一绝,口才思辨之能方圆百里无人能敌。
太子笑了:“如此能人,何以至今未曾入仕为官?”
主人家叹了口气。
之前是世道太乱,大家保命都来不及,自然无暇思索做官。
如今日子倒是好了,朝廷也在大肆招揽人才,不过,一个人再有才,若没有察言观色的本事,也难以在官场上混出个名堂。
李耀就是如此。
他性子太耿直,又不会阿谀奉承,常常因出言犀利让人下不来台,这样的人,远离官场才是正道。
不过他也不差,在这山中安家,远近闻名,有不少人来买他的字画文章。
长此以往,或许能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隐士。
主人家说到这里时,长公主忽然笑了一声。
“不知娘子何事发笑?可是在下哪里讲的不妥?”
长公主摇摇头:“并无不妥,只是刚才听您说,他性子耿直,又不善察言观色,原以为会是个迂腐假清高之人,没想到,他倒是知道用自己的字画卖钱养活自己,可见这人也没那么轴,该转的时候,也转的动。”
太子暗暗观察着长公主,勾了勾唇角,忽对主人家道:“不知可否请这位李郎君过来说话?”
主人家一听,当场犯了难:“这……”
长公主往亭子那边瞟了一眼。
李耀站在亭中,正定定的看着这头。
太子笑了一声:“如何?我们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