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寿仙宫门口,身旁的公公轻声问了一句,“皇上,接下来您想往哪儿去散散心?”
皇帝刚想说“凤仪宫”,但还是顿了顿,“回御书房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了御书房,皇帝将身边的人都摒退了下去,一心想着方才王贵妃同他说的话。
镇国公是大周开朝以来就有的位分,历代都是对江山社稷忠心耿耿之辈。
且后院基本也就主母一人,也导致了镇国公一脉血脉并不多。
历代皇帝都对镇国公府有所忌惮,但也正是因为一夫一妻血脉不多,才让历代皇帝都能安心下来。
道理皇帝都懂,但为何皇帝如今却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恐怕就是因为秦琛如今到底还是年轻了些,而秦琛在朝中风头也颇大。
皇帝这般想着,又开口叫了人,“来人,摆驾康宁宫。”
既然皇帝心中拿不定主意,那他定是要找个人来问问的。
所说此事应该去找何人最合适,皇帝想来想去,也只有太后了。
太后听到皇帝要来的
消息,手上喂鹦哥儿的动作并没停顿,只是淡淡的应了声,“哀家知道了。”
等外头人传禀,太后这才慢悠悠的将银制的小勺往身旁伺候的小宫娥那儿一递,拿着湿帕子把手仔仔细细的擦好了,这才转身。而此时,皇帝已经进了正厅。
太后脸上微微露出了些笑意,“皇帝来了?”
皇帝几步向着太后走来,一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
太后拉着皇帝的手,两人一道走到座前落座,太后轻轻敛祍,“皇帝昨个儿刚来,今儿便又来了。”
皇后对太后一向是温和的,他笑着对太后说道,“说来惭愧,儿子今日来,是有一事想请教母后。”
太后佯装有些惊讶的模样,“皇帝有何事,竟然还要来向哀家问问?”
“后宫不得干政,这后宫诸事也由皇后做主,皇帝来找哀家……这是哪个不得安宁的?”
太后这“不得安宁的”说得巧,一是说此事让皇帝太后不得安宁,二来则是说,将此事说给皇上听的人,也是不得安宁的。
皇帝自然是知道太后的言外之意的,赔了笑说道,“母后所言极是……此事不涉前朝也不干后宫……”
皇帝顿了顿,将想给秦琛纳妾的事情同太后说了。
见太后并没有任何表示,皇帝又跟了一句,“行之是母后从小养大的,儿子来,就是想听听母后的意思。”
太后闻言,缓缓抬头看了一眼皇帝,“那皇帝是如何想的?”
皇帝轻轻叹了一口气,“儿子就是还有些犹豫不决,特来问问母后。”
太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但说不上有多温和,“皇帝贵为九五至尊,自然是心中自有分寸的,哀家所言皇帝还愿意听?”
皇帝想了想太后的话,他心中的确是有各项打量,但若说定夺……皇帝终究还是犹豫了,“还请母后指点。”
太后拨弄着腕间玉镯,慢悠悠开口说道,“哀家就不说旁的了,男子三妻四妾的确是常情,但……”
皇帝听到这个“但”字,就明白太后心里头对此事并不赞同。
的确,太后接下来是这么说的,“但镇国公毕竟是世袭的爵位,历代皇帝对镇国公府放心就放心在血脉稀少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