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松山城内灯火通明,鳌拜所在的屋内嘈杂无比,诸将面红耳赤在争论着,而引发这番争论的就是洪承畴。
洪老登认为先前清军太过谨慎已经错过很多良机,而如今局势愈发不利,已到破釜沉舟的危急时刻,没必要藏着掖着更没必要缩手缩脚,应该放手一搏才有翻盘的机会,所以他建议不要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
简而言之,就是别缩在城里头了,出去搞点事,比如将明军那部诱饵给吞了,甚至可以主动出击明军的杏山营地,又或直奔他们的壕沟大营!
这个提议瞬间就炸了营!
有部分人认可,毕竟这短时间太他么的憋屈了,处处被动,处处挨揍。
但更多的人持反对意见!
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些怎么了!
这段时间小心翼翼,虽有些憋屈但损失什么了?明军又占到什么实质上的便宜了么?
并没有!
而且这大冷天的在你张口出兵,合着遭罪的不是你呗!你缩在火炉边吃香喝辣的,将士呢苦不堪言!
再者说了,守城本就是占利一方,对方想破城必须有多倍兵力和充足物资以及消耗极大损失才行。
我为什么要放着轻松活不干,偏偏去遭罪送命呢!
随即应变不是不好,主动出击也不是不好,但放在这个时候却不是个好法子,简单来说就是时机不对,再简单来说就是早他么的干嘛了,现在晚了!
可赞同的一方觉得时机还在,明军攻城准备尚不足,便可趁他们动手之前干一票,打击他们的军心,提振己方士气!
鳌拜觉得两方都有道理,正在纠结的时,外边来报,明军有异常!
自有明军潜入清廷腹地之后,双方便开始布置明暗哨死死盯住对方,明军一天到晚在松山城甚至锦州城周边溜达,清军同样如此,杏山,壕沟,甚至塔山堡明里暗里都能看到他们探马身影,两方探马不经意经常撞上,然后便是理所当然的火拼,这种事每天都在上演。
也因此,两边人马调动都逃不过对方的眼线。
比如宁远来了援兵,壕沟驻扎大部兵马,杏山屯兵,明军这些动静都在鳌拜的掌握之下,只是这突然来报的异常还是让他一怔。
明军壕沟大营灯火通明有兵马出营,杏山以及前营诱饵都不正常……
刚才纷纷扰扰嘈杂不绝的屋内顿时都安静下来了,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因为他们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明军要动手了!
不是今夜就是明早!
随即所有凝重又化作松了一口气
终于来了!
压抑了这么久,憋了那么久,终于要见真章了!
随即鳌拜传令全军进入战斗准备,更是特意嘱咐东边的松山以及大小凌河,东海堡要严加戒备,若发现敌军立刻全力狙击!
从这道军令上看鳌拜好像将重心放在东线上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松山有城有山为屏又有完整的工事,明军就是大军围攻一时半会也无可奈何,但东线就不一样了!
自李过率部潜入清廷腹地后,多尔衮大怒之下将当值的东海堡守兵全给杀了,而后又重新布置兵马监视,同时加增小凌河驻兵,就是为了防止再有明军兵马过境。
可偏偏就有人不当回事,屠元和姬际可目空一切直接纵马冲破防线,多尔衮气急败坏一边遣索伦人追击一边又加派大军防守。
目的只有一个,进去的就别想出来了,外边的也别想再进去!
所以,鳌拜再防守松山城的时候,也兼顾那边!
在他看来以明军的尿性,不排除攻打松山城的同时遣兵马冲击封锁线进入腹地!
明军还要进腹地干嘛?
很多人不知晓!
但鳌拜这个层面的将帅其实已知晓辽阳城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