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海外,带去那些人,做事也能够事半功倍。
至少比卢侯二人更加适合。
但,并不是因为合适,便该去做。
赵昆和嬴政都有扶苏去海外的想法,却谁也没开口。
就算这次秋游,赵昆抱着让扶苏去海外的想法,但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因为在交通不发达,自己医疗条件很一般的当下,人的生命其实很脆弱。
去海外,天高路远,一去或许便是永别。
扶苏是嬴政的大儿子,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之中最尊贵的人之一,怎么能以身犯险。
思及此处,赵昆还是拒绝了扶苏的要求。
“大哥,此事全然出自我自己的考量。如今,大秦在大哥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昆弟,你还记得当初的豪言壮语吗?我们要站在世界之巅,会当凌绝顶,如今大秦已经步入正轨,若是没有新的开拓,大秦如何站在世界之巅?”
扶苏摆手打断了赵昆的话。
赵昆看着他,感慨良多。
在扶苏的成长过程之中,一直被人告诫,他是大秦长公子,日后的秦二世。
扶苏性格温和,不喜争抢。
那些告诫,对于他来说,反而是莫大的压力。
因此,扶苏从小就以一名未来大秦皇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可惜,无论他如何努力,权谋、政事,始终无法做到最好。
个人性格与所处的位置,让他时刻处于矛盾之中,往往做出错误判断。
因为这样,他得到了许多负面评价,甚至一度被嬴政赶出咸阳。
曾经,扶苏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他不知道,为什么在自己眼中满是问题的大秦,为什么推行一些明明有益处的改革,会遭受那么大的阻碍。
直到赵昆的崛起,扶苏跟在身边参与那些事之后,他才明白,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幼稚与无知。
从前,他以为大秦痼疾太多,但改革也须慢慢进行,否则会伤及根本。
但赵昆的很多举动,都是大开大合,似乎毫无顾忌。
可是,赵昆却进行得很顺利。
后来,扶苏才慢慢想明白。
赵昆并非是没有遇到过阻力,只是他足够强大,强大到敢于阻挠他的人,都被碾压。
赵昆的施政,看似大刀阔斧,实际上细节缜密,一环扣一环,无比严谨。
在这个过程之中,扶苏一直都在默默地学习。
越是学习,越是感觉到赵昆的深不可测。
不过,他却没有丝毫的嫉妒。
扶苏自问,赵昆绝对是最适合大秦的君主。
他只想安心辅佐赵昆,护佑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