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搞突然袭击啊!p
之前赵昆坚决拒绝,嬴政无奈只能打消念头。p
但这次嬴政谁都没有提前打招呼,直接发布圣旨。p
其中所表露出来的决心,谁都能看出来。p
嬴政分明是在说:朕不想跟你推推让让的了,这个皇位,你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p
当然,按照现行的规矩,嬴政的旨意应该先发到决议会,进行讨论一番,再决定是否颁布。p
但面对这样一道圣旨,会有人反对么?p
站在殿外的赵昆,苦笑一声,最终还是没有进入大殿,直接转身离开了咸阳宫。p
他知道,嬴政一直都是行事极其果决的帝王。p
之前他能够拒绝成功,完全是因为嬴政也有自己的考量。p
嬴政第一次跟赵昆提出让位的时候,是他去甘泉宫度假之前。p
那时候,大秦刚刚平定战乱不久,内部勋贵势力极其庞大,除了嬴政,无人能够压服他们。p
就连扶苏监国,推行改革的时候,也受到了颇多掣肘。p
有嬴政镇压大秦,都是如此。p
若他真的脑袋一热,答应了嬴政传位的要求,那大秦的发展绝对不会如此顺利。p
后面几次拒绝,多多少少也是出于这方面的
原因。p
但随着时间推移,赵昆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朝堂的掌控。p
国内上下,可谓是万众一心。p
赵昆想要推行什么政策,几乎无人反对。p
这种时候,他登临大宝,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p
嬴政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p
因此,他才直接拟定了这道圣旨。p
而且直接在大朝会上宣布,完全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p
平心而论,如果赵昆咬咬牙,联合决议会众人,也有把握抗旨不遵。p
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p
历数嬴政的前半生,作为帝王的功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甚至赵昆都敢说,后来者,可与嬴政相比的,也寥寥无几。p
大秦一统诸夏之后,嬴政身为九五之尊,一向一言九鼎。p
这个时候,若决议会反对嬴政的圣旨,引发的连锁反应,赵昆想都不敢想。p
而且,作为儿子,赵昆也绝对不能拒绝。p
之前父子两人都是口头对答,但嬴政下发圣旨,即便是赵昆,也不能够拒绝。p
拒绝,便是不忠不孝。p
赵昆心里,现在浮现起一种奇怪的感觉。p
按照最新惯例,决议会有任何决策,都会在咸阳宫前的广场公示牌上张贴。p
然后,再通过报纸,传达到全国各地。p
中午时分,咸阳宫的宫前广场,被密密麻麻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p
即便是这段时间闭门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士子们,同样挤在这里。p
人虽然多,却一点都不哄闹。p
这些人都是得知消息后,自发来到此地的。p
经历了平定百越的狂欢,如今关中的喜庆之意未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