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向后望去,这才看清了高兵所带来的这份礼物。
貌似是一支相当像模像样的乐队,一个个乐器看的李云龙是眼花缭乱,大多他都不认识。
但是奏出的音乐,听着还是带劲儿的。
另外,再往后方看去,一个个厨子们拉着车,带着炊具,穿的像模像样。
高兵在一旁解释道,“老团长,这是鬼子县城里最大的一家酒楼里的厨师和一些伙计,都是专门负责,平时有人结婚办酒席的。
有他们在,咱们这酒席的饭菜,那指定差不了。
您不用心疼他们,这些家伙都是一些亲日派,这次正好抓过来,让他们赎赎罪,以后就留在独专门给门给您做这个厨师。
这生活不就享受上了嘛!”
李云龙听得大笑不已,紧接着有些感慨,“当初刚认识楚云飞的时候,楚云飞说他那儿有专门的野战厨房,还有专门的厨子,你们不知道,那可把咱老李给羡慕坏了。
还没成想,今儿个咱老李也拥有这待遇了。”
二话不说,宾客到齐了。
大家一起入场。
坐席之余,高兵带来的这些厨师们立刻打发到后厨去帮忙做菜,乐队则是在院子里演奏,喜庆的音乐持续不绝。
很快,差不多也到正午了,婚礼的仪式正式举行。
接下来一切就像是秀芹所说。
革命的军人举办婚礼,不讲究那些,一切从简,至于农村旧有的什么送亲迎亲的习惯,在这里是完全不适用的。
大大方方的秀芹是主动把自己从娘家送过来的,直接和李云龙一块儿,也不计较那么多,抛头露面,帮着招呼客人们就是了。
前来的干部们无不是感慨。
团长娶的老婆是个好婆娘,格外给人亲近!
接着,酒席迅速上齐了,干部们各自坐在酒席旁,尽管平日里从来不曾见过这么丰盛的一桌子又一桌子的食物。
但是作为军人,一个个那可是规矩的很,谁也没有动筷子。
李云龙和秀芹作为新婚的夫妇,站在最前方的迎亲高台上。
最后,老赵表示:请在座的领导们讲两句。
率先登台的自然是特意过来为李云龙庆贺的旅长。
旅长登台之后,目光在院子里环视了一周,整个院子立马安静了下来,他的脸上布满了笑容,朗声说道:
“同志们,今天是个难得的高兴的日子呀!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大家也都瞧见了,这个让我头疼的李云龙啊,也终于讨了老婆了。
有句老话说的好啊,这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得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
这李云龙啊以后娶了老婆,有人管着,我想着我这个做旅长的也能省省心了!”
幽默的话语下,干部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老李倒是脸皮厚,嘿嘿笑着,一点也不在意。
话锋一转,老旅长继续说道:“李云龙这次结婚,这是天大的喜事,新婚也同样意味着咱们八路军抗日革命的新气象,新局势。
这些年,抗日的形势逐渐好转,咱们甚至可以从局部对日军发起进攻,这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一面发展。
我希望咱们大家再接再厉,就像李云龙这小子结婚一样,一步一步的走出咱们革命的新气象来!
行了,废话咱就不多说了,今天是李云龙这小子结婚,主角咱们应该留给新婚的两人,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干部们无不跟着应和着。
紧接着大家又闹着让李云龙讲两句。
还有老团长甚至站起来喊道:“老李啊,你说了咱也不感兴趣,就说说你是怎么把人家秀芹同志给哄到手的吧!”
听了这话的李云龙笑的一脸得意:“嘿嘿,老薛,你说这话那可就错了,你以为咱老李讨婆娘还得巴巴的去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