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要想的是利用这么一支机械化作战部队,针对鬼子的一些常规步兵,另外一些偏远的县城乡镇据点发起进攻作战罢了。
至于和鬼子的装甲兵部队或者是坦克部队进行正面作战,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其实,即便是拥有相当数量坦克的国军部队,与日军直接进行面对面的坦克交锋的作战,在整个抗战史上基本上都没有。
因为国军的坦克没有多少,再加上日军即便是国内的军工生产水平较高,但也是相对中国来说。
实际上机械化作战程度也很差劲,拥有的坦克的数量并没有多少。
而且还都是一些轻型的作战坦克,或者说是豆丁坦克。
和西方的一些军事强国的重型坦克相比,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简直就像是纸糊的似的。
就这么着,在高冰的指导意见下,兵工厂完成了对这些机械化作战车辆的改装和加工。
甚至就连老总那边都亲自下达了命令,让总部兵工厂都帮帮忙,将这些机械化作战车辆进行改装和加工。
而总部兵工厂那边,对此也是非常愿意帮忙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在不久前的战斗中,日军针对黄崖洞兵工厂展开作战。
如果不是高兵,李云龙利用机械化作战部队迂回作战,偷袭大同,打掉鬼子的黎城大本营的话。
或许这黄崖洞兵工厂真的就保不住了。
所以,无论是出于总部的命令,还是出于感激,兵工厂的战士们那都是全心全意地帮着高兵打造了各式改装的作战车辆。
就这么着,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其中有半个月的时间是进行各式车辆的改装,包括一些自行车都被高兵改装成了加装一个木质的车厢的三轮车。
因为三轮车的荷载能力要比自行车方便的多。
甚至还可以架着机枪进行扫射,于是整支机械化作战部队就这样打扫完毕了,其中有相当的装甲车还有相当军用货车,军用汽车。
包括一些改造的军用三轮车,相当于提升了搭枪卡战术,利用这些三轮车枪,同样可以搭载着轻重机枪进行作战。
另外,再配以上一两支骑兵连的精锐辅助作战。
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时候,骑兵具有更为灵活的机动性。
再加上战马只要吃饱了肚子,是不需要消耗燃油的。
这同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燃油出现紧缺情况。
另外就是搞训练了。
这方面其实很简单,一个是训练战士们的驾驶技术。
在这方面高兵那也是舍得花本钱的,甚至不惜消耗大量的燃油,也必须要求每个班的战士至少培养出三个特别熟练的驾驶员。
至于其他的战士,不要求驾驶技术特别熟练,但对最起码能把车开走。
这样一来,关键时候,如果三位驾驶员有意外情况发生,牺牲的话,那么其他的战士随时也可以补上。
另外,不直是会开汽车,会开三轮车。
甚至连装甲车,战士们都得学。
这些东西要学的精通的话是很难的。
可如果只是学会怎么驾驶的话,倒还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