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徐淼淼心里暗笑:这才一天,他们就咽不下被商人占了风头的这口气,开始捐款。
&esp;&esp;春兰问道:“县主,您看咱们府要不要捐款?”
&esp;&esp;“天气太热,你就别来回跑了。过几天我们一起去时顺便把银钱捐了。”
&esp;&esp;春兰忙道:“县主,奴婢不怕热。”徐府要是捐晚了,会不会被文武百官嘲笑?
&esp;&esp;徐淼淼淡然道:“几大家族都没有捐呢,咱们府再等等看。”
&esp;&esp;徐府没有银钱,这是众所皆知的事,就算不捐也不怕人说,因为辣椒展馆所有的辣椒就是出自徐府。
&esp;&esp;没有徐府,就没有辣椒展会。
&esp;&esp;再说了,徐府捐多少合适?少了寒酸被人说,多了打肿脸充胖子自己难受。
&esp;&esp;这个数额不好把握。那就过几天看看别的府捐了多少再定。
&esp;&esp;到了傍晚,李南喜得嘴都合不拢从东宫来到宣政殿向心里有些期待的李严禀报,“父皇,您昨个猜错了。儿臣猜对了。”
&esp;&esp;李严问道:“多少?”
&esp;&esp;“七千三百四十五两……”李南还停顿一下卖了个关子,“黄金!”
&esp;&esp;李严虎目圆瞪,异常惊喜的道:“竟是这么多!”
&esp;&esp;“对。”李南从怀里取出几张宣纸,把纸摊平了放在李严面前,“您看,这是捐款超过百两银钱的人名及所捐的款项,排在最前面的是宁之晃,捐了三千两。”
&esp;&esp;“这个宁之晃,平素扣门的要死,这回总算让他挤出点血来。”
&esp;&esp;李南提醒道:“父皇,宁之晃可不扣门,您忘了,他曾花了五千两黄金买下儿臣的酒楼。”
&esp;&esp;李严笑道:“我说的是他对别的部门,特别是对兵部。”
&esp;&esp;“父皇,您看明个捐款能筹到多少银钱?”
&esp;&esp;“这次我预测万两黄金以上。”
&esp;&esp;“咦,您今个怎么预测的这么高?”
&esp;&esp;“这名单上面没有海、丁、贺、白、吕等大家族,他们应该明天就会捐。”李严想着这么多年来各大家族吸食着大唐国的血,这回总该捐一捐回报朝廷了。
&esp;&esp;李南见李严再不说捐款是件丢朝廷颜面的话,心里很高兴,“父皇,您说我姑出的这个捐款的主意如何?”
&esp;&esp;“实是好。”李严笑容满面,又神秘的低声道:“我现在更期待的是天碗。”
&esp;&esp;“过了今天天碗作坊已经开了整整九十天。”
&esp;&esp;父子二人皆是满脸的期待。
&esp;&esp;第二日,李严在早朝上一开始就夸赞了捐款的官员,并称已经把他们的名字记录到新的一期官报,今个就发到全国各个衙门。
&esp;&esp;这下几大家族的官员面面相觑,谁能想到李严说到做到,竟是把捐款这样的事情真的以官报的形式通报全国。
&esp;&esp;“早知如此,昨个就不该再观望。”
&esp;&esp;“下了朝赶紧安排人去捐银钱。”
&esp;&esp;“捐款的事已经上了一期官报,还会上第二期吗?”
&esp;&esp;“对啊。咱们晚捐了上不了官报。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