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最近生意怎么样?”
王正平问道。
小王笑着回答:“王书记,还不错,多亏了您的支持。”
但并不是所有的返乡创业都一帆风顺。
小李开的加工厂由于资金短缺,面临倒闭的风险。
小李着急地找到王正平:“王书记,您可得帮帮我啊。”
王正平立刻协调银行,为小李争取到了贷款,帮助他度过了难关。
在王正平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关注丰收镇,一些外部人才也开始前来考察,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镇里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
王正平再次陷入了沉思:“必须要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不能让这些问题成为人才发展的绊脚石。”
于是,他又开始奔波于各个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王正平也遇到了一些利益集团的阻碍。
他们担心人才的涌入会影响自己的利益,暗中破坏人才吸引工作。
王正平察觉到了这些小动作,他毫不退缩:“为了丰收镇的未来,任何阻碍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和努力,丰收镇的人才吸引与回流工作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王正平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清晨,阳光刚刚洒在丰收镇的田野上,露珠还在草叶上闪烁着光芒。
区委书记王正平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他的心情如同这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希望,但又夹杂着一丝焦虑。
办公室里,王正平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份关于人才吸引与回流的报告,眉头紧锁。
窗外,几只鸟儿欢快地叫着,似乎在诉说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然而王正平却无心欣赏这美景。
“这可怎么办?优惠政策已经出台了,响应的人却这么少。”
他自言自语道,心里不断思考着如何打破这个僵局。
这时,秘书敲门进来,递给他一份新的资料。
“王书记,这是昨天统计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反馈信息。”
王正平急切地接过资料,快速翻阅起来。
“还是担心回来没有发展机会,没有好的创业环境……”
他喃喃自语道。
王正平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顾虑。
他来到了村民刘大富家。
刘大富一家多年前就去了大城市打工,听说在城里混得还不错。
王正平走进刘大富那略显破旧的院子,喊道:“大富,在家吗?”
刘大富听到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是王正平,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王书记,您怎么来了?”
刘大富问道。
王正平微笑着说:“大富啊,我来看看你们,顺便和你聊聊回乡创业的事。”
刘大富一听,连忙摆手:“王书记,不是我不想回去,是回去真不知道能干啥,在城里虽然辛苦,但好歹能挣点钱。”
王正平耐心地说:“大富,咱们镇现在发展机会多了,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支持你们回来创业。”
刘大富犹豫地说:“政策是好,可咱没技术,没资金,心里没底啊。”
王正平拍了拍刘大富的肩膀:“技术可以学,资金政府可以帮着想办法,只要你有决心,一定能行。”
从刘大富家出来,王正平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他意识到,仅仅有政策还不够,还需要为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