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货铺子重新开业,这可把好这一口的食客给高兴坏了。
英国公府的鸭货虽然也能吃,但总觉得味道不对,现在黎家的鸭货终于开始大规模出售,那一定买,狠狠买,每天都买,必须过把瘾。
黎家鸭货铺的生意好,英国公府鸭货铺原本就不怎么样的生意一下子就惨淡了起来。
但黎荞觉得这和他无关,他只是正常做生意呀。
农历四月,土豆成熟,盛鸿在盛京一口气开了五家土豆粉馆子。
黎荞田地里种的土豆,全都卖给了盛鸿。
土豆也算高产农作物,哪怕这里没有农药化肥,但一亩地的产量也就比红薯略少些,可达千斤。
黎荞在盛京七十里外的那八十多亩田地,一半种了冬小麦,一半种了土豆,现在土豆收获,正好可以用来种西瓜、红薯。
不过,七十地,还是太远了些,若是坐着牛车慢悠悠的逛过去,那只能过去瞅一眼,余下的时间全都在路上。
因此,陶竹至今还未去过自家在盛京的田地。
而黎荞,为了缩短赶路时间,则是学了骑马。
他现在是五品官,可乘坐着马车去上朝,之前因为家里有牛车,所以就一直没买过马匹。
可现在自家田地太远,想一日之间赶回来还能在田地里多待些时刻,那只能骑马。
骏马买回来之后,黎荞再去上班,便是乘坐着马车。
他现在确确实实成了天子近臣,盛鸿每日都会把他召入宫,让他为其代笔。
写的字多了,他的书法并没有突飞猛进,但每日甭管写多少字,他都能保证奏折上的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
对此,盛鸿很是满意。
多好的代笔哇,就好像不会累一般,年轻人身子就是好。
他从不是刻薄寡恩的人,现在可着劲儿的使唤黎荞,那自然要给一些恩典。
两个小崽子周岁时,他特意让钱三跑了一趟,赏下了一些布料、两个如意长命锁,还有一个小庄子。
他也知道黎荞想买田地但一直没买着的事儿,既如此,那就赏给黎荞一个庄子吧,反正他手里的田地多。
这大盛谁是最大的地主?
那自然是他。
黎爱卿拿了他的庄子,当代笔时可要更认真一些。
黎荞拿人手短,这代笔自然当的很认真。
其实,当代笔也是有好处的,一整日都待在皇宫里,吃的喝的都由御膳房提供,那待遇可比翰林院好多了。
而且,从奏折里他知晓了不少事,还迅速将整个大盛的官员熟悉了个七七八八。
外地的不少官员很喜欢给盛鸿上折子,爱在盛鸿跟前刷存在感,一些简单的问安折子,写的是花团锦簇,空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