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回忆着说:“你舅舅戴维提出要控股北明公司的时候,我还有一点儿不理解,他一个在美国投行工作过的人,怎么会看得上这么一家初创的小公司。
“仅仅半年的时间,我都不愿意说北明公司还是一家小公司了。我在华艺国贸公司的时候,给这里一位做陶瓷的叶先生发货。
“现在北明公司每个月的营业收入,我估计是叶先生公司的六倍。多不容易啊!不是咱们俩亲身经历,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里面有陈先生的心血,也有你的努力。我和你一样,觉得跟着陈先生工作,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这次离开圣保罗之前,我和陈先生为了要不要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争论过。我和你一样,争论不过他,只能跟着他的思路走。
“可是,效果你看到了。北明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百分之五十。现在,北明公司一个月能卖三个集装箱节能灯。我相信,销量还会增长。如果没有陈先生的督促,我们俩能做出这样的业绩吗?
“离开圣保罗的时候,你给我一个医药包。我看着你忧心忡忡的样子,觉得你多虑了。
“可这两个月走下来,我跟你说,每天回到汽车旅馆里,陈先生累得就像一摊泥一样。连自己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他在洗澡间里一坐就是一个小时,听不到他的动静,把我吓坏了。”
说到这里,阿德里亚娜满怀感激地看了贾勇一眼。
贾勇看到阿德里亚娜情绪缓和过来,接着说:“陈先生对你寄予厚望。他这么着急帮助你把北明公司的业务做起来,你难道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吗?”
阿德里亚娜为自己刚才对陈先生的态度感到歉意,默默地点点头。
贾勇受到鼓舞继续说道:“我们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是陈先生的压力更大。没有陈先生,北明公司走不到今天。
“可要是还按照陈先生的家庭作坊的模式经营北明公司,你受不了,我也受不了,陈先生更受不了。北明公司也走不远。”
阿德里亚娜深有同感地握住贾勇的手,使劲点了点头说:“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跟我爸爸把这个事情讲明白。”
贾勇说:“陈先生是明白人。只要我们把道理跟他讲清楚他会理解我们的。”
阿德里亚娜发愁地说:“我没有办法跟他讲道理。他总拿我当个不懂事的孩子。我一跟他说我的想法,他就跟我嘻嘻哈哈地打马虎眼。”
贾勇被阿德里亚娜着急的样子逗笑了。阿德里亚娜嗔怪地推了贾勇一把,依旧握着贾勇的手,好像他们在用这种方式,传递着彼此的感受。
阿德里亚娜兴奋地说:“你要是能站在我这边,我就有把握说服他了。”
贾勇感兴趣地问:“你打算怎么做呢?”
阿德里亚娜说:“我要召集一个会议。让我妈妈和伊莲娜都参加。”
贾勇说:“你先别着急召开会议。你先想一想,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阿德里亚娜理所当然地说:“就是为了解决你说的工作压力问题。我们都受不了了。你、我、我妈妈、伊莲娜,当然也包括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