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头有数,反正杀媳妇儿的事儿你们家也不是没干过。”
顾询被堵得舌头短了三寸,“你小声点!”
茯苓看着自己长长的保养得非常好的指甲,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离。可是和离了,珏儿和珲儿得留在顾家,而且日后的婚嫁也要受影响。
当年珏儿还小的时候,她就想过和离。可是一想到几岁的女儿以后要跟着继母过日子,而她和离后也不能再嫁到从前那个圈子里的良人,只能远嫁离开京城。母亲、奶娘又苦劝,她最终妥协了。
母亲说女人成亲也就开始的几年好日子,到后头,有夫婿跟没夫婿其实没什么两样,关键还是要看儿子。这个夫婿,是她自己拗着性子执意要嫁的。母亲还有一点没有说,家里几个嫂嫂不欢迎她回娘家去,担心有个多夫婿不满就和离的姑姑对侄女们的婚配造成影响。总是让她往好的地方想,说顾询这样好拿捏的软性子其实还是有好处的云云。
现在想想,早知道当初该坚持的。她也不必非住回孙家大宅去,就住在自己名下的房舍就好了。至于嫂子们的絮叨就当耳旁过风好了。她毕竟曾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父亲在一日,谁敢轻慢她。如果肯降格以求,父亲手下也有些中年丧妻颇有前程的武将……如今后悔也迟了!
茯苓料得没错,孙家二老听说顾琰回到了顾家,立时便遣人登门说是孙老夫人病了,让茯苓回娘家看看。这会儿离顾琰回来才不过两个时辰。
茯苓立即便拿上收拾好的东西,要带着顾珏顾珲一起去孙府。她遣人去同如今当家的林氏说了一声,拿了出门的对牌回来,然后就往府门走去。这样细碎的小事太夫人平时是不会管的,茯苓想钻这个空子离开。至于以后,再说吧。让母亲一直称病不起,她长留孙家也不是不行。
谁料到,林氏给的对牌在门口竟然出不去。不肯给下门槛不说,还让好些个护院把门拦住。
茯苓在马车里怒道:“我娘家母亲病了,请示过大嫂要回去看看。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挡道!”
那护院头目只是赔着笑脸,却任凭茯苓怎样发怒,孙嬷嬷如何好说歹说都不肯放行。
须臾,肖嬷嬷到了,“五夫人,亲家夫人病了,您着急是应该了。可是太夫人也还病着没有好呢,您怎么能甩手就回娘家了呢。太夫人说有您这个儿媳妇侍疾,她睡得都要舒坦些。您等太夫人好些了再回去成么?奴婢想,您娘家的嫂子一定能理解,不会怪罪的。太夫人正找您呢,您同奴婢一道回去吧。要不,就让孙嬷嬷替您回去瞧瞧亲家夫人先?”
茯苓心道,老虔婆病什么病,就是想折腾她。她就是气病了死丫头一回来肯定也好了。可是肖嬷嬷这番话她却不好反驳。太夫人称病是昨天的事,的确也还没有放出好转的风声。她同林氏说的也是回家看看,晚饭前就回来。
结果,茯苓的出逃自然是被拦下了。太夫人要是连这都想不到,这么多年就白混了。她要是让茯苓就这么跑回孙家去不回来,那还谈什么把人把人交给顾琰处置任她出气,也太没有诚意了。
顾琰听到端娘打听回来告诉她笑了笑,“真要斗,再加一个孙茯苓也不是祖母的对手。”这么多年,茯苓在五房、在靖西侯府能得势,不过是因为她娘家得力,太夫人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端娘听她直呼其名略楞了一下,不过随即就放下了,那样的女人怎配姑娘称她一声母亲!
顾琰道:“端妈妈,不用急,等着吧。”先晾着孙茯苓两日,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好!”
马婶子风风火火的带着小丫鬟进来给顾琰送晚饭,“姑娘,补气提神的药膳,你可一定要多吃些。”
“嗯,马婶子费心了。”顾琰大口的吃起来,让端娘和马婶子看了都很欣慰。
晚上,顾珉过来了,“都办妥了,你打算几时发难?”不知什么时候起,顾珉对顾琰的意见就听得越来越多了。
“后天吧。”顾琰想了想到,后天她就能完全调整过来了。
“好,那我明天去请外祖母和叔外祖母。”
“嗯。”
顾珉又坐了一会儿,然后道:“琰儿你放心,破而后立,不破不立。四哥一定会好好的挣一个未来,会让你有个有力的娘家支撑。你有事,我同母亲也一定会找上门去的。”
顾琰消化了一下顾珉话里的意思,他是从自己让他找秦家人来给三伯母撑腰,索讨当年惊马事件的旧债,然后想到他们俩要合作令到太夫人和大伯父想往落空,怕她担心以后没有靖西侯府庇护在婆家受气。那他想的自己以后的婆家,该不会晋王府吧?
这是怎么说的,她和晋王这就成绯闻男女了?哎哟,天大的误会,晋王可不是单纯的英雄救美。他是有目的的。可是这两个目的顾琰都不好对顾珉讲。
顾珉看顾琰刚脸上透着些红润,又看她只梳了个麻花辫子垂在脑侧,便知道她下午睡过,于是颇有谈性的又开口道:“你同那位欧公子是怎么认得的?”
“就是通过晋王认得的啊,然后你也知道他不好在人前多露脸,几年前又还有些小孩儿心性,就时常跑来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