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县赵氏谋反被灭后不少文人捶胸顿足,暗自咒骂李玄。
刚开始,没人敢来凭吊赵氏。
直至某一天,某位喝多了的文人跌跌撞撞的来到赵氏的祖宅之外嚎哭,说着赵氏的辉煌过往……
随即有不良人赶到,把男子抓走了。
此人死定了。
所有人都觉得他死定了。
哎!
那些文人唯有一声叹息。
可过了几日,那人竟然全须全尾的出来了。
众人大惊,接着大喜。
一番讯问后,那人竟然也不知情。
迷迷糊糊的进去,迷迷糊糊的出来。
没事了?
那人试探了几下,甚至没事儿还在鲁县县的外面转悠,可压根没人搭理他。有人不死心,就去赵氏祖宅的大门外转悠。
没人管。
作一首诗。
没人管。
点三炷香,没人管。
卧槽!
直至此刻,众人才知晓。
原来桃县那位北地之王,压根就不在乎此事。
得!
是咱们自作多情了。
于是赵氏主宅的大门外就热闹了起来。
刚开始只是北疆的文人来凭吊。
没多久消息传出去,天下文人都来了不少。
因为来凭吊的人络绎不绝,为鲁县的生意人带来了大笔收入。
赵氏祖宅虽说空了,但外面却热闹非凡。
那些精明的人早已在外面摆上摊子,卖些香蜡纸烛,吃的喝的,文房四宝……生意很是火爆。
马三刀就是其中一个,他做的是文房四宝的生意。
货是从桃县进的,他本想从太平
进更便宜些,可从鲁县到太平的路费不便宜。他的摊子在黄金地段赵氏大门的右侧。
前方,几个文人坐在地上,手中拿着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说着赵氏的辉煌,以及自己等人的大才。
……陛下当初就不该重用梁靖。
是啊!历来外戚都是祸害!
陈兄大才,可惜了。
陈兄三十余岁,看着颇为温文尔雅,但一开口却露了本性。
草特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