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娘娘庙庙门对联大全十一字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听说共产党也是这个意思,可人家不干呀!”

“那就打他这老混蛋!佃泽当兵别拦他。”

杨老倔点点头,说“那年就该让他去投八路。”

杨八爷:“都一样,都一样。”

老爷俩又哈哈笑了起来。

张大山回到娘娘庙,担任区土改工作队长兼村党支部书记。老少爷们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别看大山年轻,在外闯荡这么多年,也是好样的!大伙儿听他的准没错。”

杨佃泽也回来了。原来,他想参军,可因为当年在保安团干过,抗战时期又经常跟伪军打交道,还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审查,考虑他对抗战也做过贡献,就不用跟其他接受审查的人一样,先回家等结论吧。

杨佃泽有些沮丧,可心里又一想,咱心里没鬼还怕走黑道?查就查呗!人的命天注定,谁管你愿不愿意啊!”

杨佃泽刚进家门,张大山就赶了过来。

“要相信组织。我的证明已经递上去了,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问题就会一清二楚。”张大山劝道。

“放心吧兄弟,就算真的冤枉了大哥,咱做的那些事对得起自己良心,管那么多干嘛!”杨佃泽红着眼圈,坦露出自己的心声。

一个月后,一张“杨佃泽历史清楚”的证明,由区政府转交到杨佃泽的手中。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响起,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舔犊情深

(十一)

1955年,杨佃泽说通父亲,加入了农业合作社。

划分成份时,杨家定为中农,应该说公正。尽管入了社自家吃亏点,可佃泽说:“都是乡里乡亲,互相帮衬着过呗。”

快过年了,佃泽托大山捎回一张毛主席像。一看屋还没扫,就招呼杨李氏先放下别的活,赶紧扫屋。

杨李氏拿来扫把,问杨佃泽:“爹在墙上划的这些道道,还有用吗?”

老倔在东里间走出来喊道:“别动,那是帐。”

杨佃泽笑道:“咱爹记账一面墙,省纸了。”

老倔脸一沉:“你他娘的没大没小,不就识俩字吗!”

这是,杨兴祥拿着一张表格走回家:“爷爷,大爷大娘,按考上财会学校了,全村就俺一个。”

杨佃泽拿过表格看了看:“好小子,给杨家长脸!你妹妹兴花念书也行,看来祖坟上真要冒青烟了!”

杨老倔一手搬弄钱匣子,一边嘟噜道:“好啥,老念书,光花钱……”

杨李氏笑着对公爹说:“等兴祥念好书,有了工作,天天给您邮钱花……”

“甭价,只要不给俺脸上抹黑,就算烧高香了。”老倔一句话,全家人都放心了。

三月里好风光,十里沙丘重披绿装。

兴祥要结婚了。杨李氏把西屋腾出来,清扫干净做新房。

新社会提倡新事新办,佃泽夫妻俩带头响应。女方看中的是兴祥有出息,所以也同意从简。结婚这天,三桌酒席除了娘家人就是几位至亲。街坊乡亲来道喜,只分糖分烟不收份子钱,人们都说杨家人开了个好头,大家都省。老倔也不再埋怨佃泽了,说这新社会兴的玩艺儿还真不孬。

婚后三天,兴祥就返回学校。新娘也是农村姑娘,换下新衣裳就跟佃泽下地干活去了。

第二年,兴祥毕业了,被分配到邻乡供销社,成了公家人。媳妇生了个胖小子,取名小文,一家人心里乐开了花。

杨老倔走在大街上,乡亲们都夸他有福气。一听这话,老倔就笑,山羊胡翘起老高,说都是托共产党的福,祖宗保佑而已。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小文刚出满月,老太太就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杨兴祥把奶奶送进县医院,医生说心力衰竭,拿点药回家养着吧。不久,老太太就离开了人世。

老太太去世第二年,杨兴祥又得了肺结核,在天津住了半年医院,然后被送回家来。

为了预防传染,杨李氏专门收拾了一间屋,一套专用碗筷,除了她和小文娘谁也不许接近兴祥。

从小就被全家人宠惯了的兴祥,如今心烦到了极点,动不动就摔盆子打碗,几次把小文娘骂得哭出房门。杨老倔又气又痛,一个病人,有啥办法?

杨李氏一边伺候兴祥,一边劝这个说那个,背地里光掉泪。

天长日久,小文娘实在受不了,就回了娘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