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动力啊。
朱高炽也提到这些问题,就是说随着大明的移民,和外国人的增多,当地矛盾还是不少。
外国人和明人经常起冲突,明人看不起外国人,外国人又想证明自己比明人强。
朱高炽在说的时候,朱瞻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朱高煦心想,现在的朱瞻基肯定对玩蟋蟀已经没有兴趣,但在大澳朱高炽身边长大,估计学的还是儒家经典比较多。
“瞻基好像有什么想法,你说说看呢。”他便道。
朱瞻基大喜,马上道:“依瞻基来看。”
“可以将大澳划成分区,有的区域,只能我们汉人进入,有的区域,只能让番人进入。”
“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矛盾,双方得益。”
“同时在番人中收取重税,可以用来发展大澳。”
朱瞻基估计想了很久,早准备着向皇帝表现一下。
朱高煦笑道:“瞻基说的也算是个可行的办法。”
朱瞻基大喜。
但却听朱高煦又道:“但我大明海纳百川,最终要实现各族团结。”
“现在占领的其他海外之地,都没有区分,全部都是汉中有夷,夷中有汉。”
“区分太明显,容易引起更大的矛盾。”
朱瞻基狂喜的表情一凝,只好道,二叔英明。
朱高煦这次召朱高炽进京,当然是有事的。
问他愿不愿意去南北美洲。
“啥?”朱高炽一听南北美洲,想到昨天自己买的地图,那地方比大澳还远。
“不是强求的,大哥不去,高煦另外派人去。”
朱高煦道:“我打算派支船队过去,先在巴西、墨西歌,漂亮国弄三个据点。”
随着大明造船业和航海业的发达,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也越来越快,朱高煦要先人一步,在这三个地方设三个据点。
考虑到这些地方实在太远,朱高煦这次挑选的是愿意常驻在那边的,最好是可以带着全家,终生住在那边,实在不愿意的,可以实行十年轮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此大明朝廷也是给足了福利,过去后屯田都是自己的,你能屯多少,就全是你的,具体税收由当地官府定制,不能超过两成,工具和种子都由大明朝廷提供,从海上运过去。
朱高炽很快听到了重要的东西,基本去了之后,很可能不怎么会回来。
当地的官府有极大的自主权,朝廷实在管不到这么远的地方。
而朝廷对前几批的人支持力度很大,各种工具,材料,种子,能海运的,都会海运。
“去那边要多久?”朱高炽这时问。
“我们会先把大量物资和人员运到奴儿干都司库岛(库页),从库岛越白令海峡,进阿拉斯加湾,到达北美西部海域。”
“全程约一万三千里。”
“朝廷在前几年组织了几次横跨太平洋的船队,只有一次失利。”
“按现在的船速,不是全逆风的话,大概三四个月就能到达北美西海岸。”
朱高煦沉声道:“咱们一步步来,先到北美西岸,落地生根,建立据点之后,再往南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