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洪熙朝都进入十七年了,皇帝还没立太子,下面臣工们非常有意见。
并且这些年随着大明地盘越来越多,外面总督设的越来越多,有些原先的藩王都被任为总督,二皇子朱瞻圻现在在大员做总督,三皇子朱瞻城在大澳做总督。
只有大皇子朱瞻壑音迅全无,很多大臣,包括黄福都不知道他在哪。
有人认为大皇子朱瞻壑肯定是太子,因为没做总督。
也有人认为大皇子已经被踢出局了,连总督都没有做到。
但大伙有个共同意见,如果不立太子,皇帝要是出了事,各地总督会不会闹起来?
当然,仅现在大明的国势和集权,理论上是没有造反的可能性。
但当年朱棣起兵靖难,和朱高煦起兵讨逆时,大伙也都以为不可能啊。
朱高煦听到黄福的话,笑着指了指远处的奉天殿方向:“朕不是说了吗,太子人选,已经在奉天殿大殿牌匾上。”
黄福道:“陛下干脆点吧,直接立太子,省的臣工们整天想来想去,个个都替陛下操心死了。”
朱高煦琢磨了下,正考虑怎么回应。
黄福道:“不知陛下和谁学的,陛下是以为没什么问题,下面的各省各府官员和军将们不这么想。”
“臣以为,早立太子,有固国本。”
“还请陛下三思。”
朱高煦便笑道:“那依黄卿言,谁可立为太子?”
黄福才不上他的当,他马上道:“陛下心中早有定数,臣等反定支持陛下。”
朱高煦又问:“下面诸臣,都是这么想的?”
“大臣们都盼着呢。”
盼着拍新皇帝马屁吗?朱高煦心想。
太子一立,溜须拍马的立刻就会涌现出来,很多人会投向太子,朱高煦太了解国人思想了,当然,换成是他自己,若不是皇帝,肯定也会这么干,早早投向太子,肯定是好事。
“黄卿的话,朕向来比较重视,朕会考虑的。”朱高煦最后缓缓道。
“多谢陛下,臣告退。”黄福开开心心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走出宫门,外面围了一堆三八,众大臣纷纷围上来,问,陛下怎么说?
原来这些人都不敢开口,只有黄福德高望重,又在讨逆战中,与交趾和汉王合作过,所以大伙请黄福开口。
黄福道,陛下说会考虑。
切,四周众人一哄而散,说了等于没说。
户部尚书夏原吉平时没这么八卦的,不过这次他走在最后,慢慢跟上黄福。
黄福正准备上马车。
洪熙年,朱高煦为体凉年纪大的高官,允许他们在京师坐马车,但不能扰民,除非有急事征招他们。
没想到夏原吉这时跟上来,一屁鼓也坐到他马车里。
“夏部尚这是?”黄福莫名其妙。
“开车,开车。”夏原吉拍拍凳子。
黄福苦笑,只好让马夫开车。
马车缓缓往前,夏原吉左右看看,鬼头鬼脑的小声道:“黄大人你老实说,知不知道太子在哪?”
“不对,大皇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