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亩田,已经远超大明亿万的百姓,加上朝廷的俸禄,只要不挥霍,足够过上好日子了。”瞿能这时心里也在想,汉王说的没错,这些人不过运气好,出身在王室,一千亩田还嫌少?
老百姓有十几二十亩田,就能过了很不错了。
当兵的辛苦卖命,这才拿多少田?
关键他们俸禄也不低,果然是贪得无厌。
这时朱椿又道“这高煦给天下官员,武将,兵士,甚至宦官都加饷,各地藩王的俸禄就不加?”
瞿能还是只能苦笑,亲王岁禄为米1万石,钞25万贯,其他物资无数,这么多你还想加?你用的完吗?
但他马上道“汉王说了,以后会大量削减王府人员,控制王府支出,藩王们支出少了,俸禄自然够用了。”
“呵呵。”朱椿气急反笑“亲王府以后可以有多少人?”
“宦官宫女不能超十人,其他人员加起来,不能超三十人,王府护卫,有当地都司负责。”
也就是一个亲王府,以后只能有三十个各种佣人。
相比现在,蜀王府里养着近上千人,真是天差地远。
当然,这么多人被削掉,蜀王的开支自然也少了很多。
朱椿此时起身,略有烦燥的在大殿里走了几个来回。
瞿能也跟着站起来,静静看着他。
朱椿走了好久,很显然内心在受煎熬和折磨。
瞿能决定给他下剂猛药,上前沉声道“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大王何必犹豫,即然不能反抗,为啥不选好的路?退一万步,万一将来汉王输了,大王一切可以回到原来?”
“况且,汉王说了,只要大王表态支持,汉王定会从其他地方补偿大王。”
无论你愿不愿意,汉王都要收税,你何苦往枪头上撞?
这么直白的话,像朱椿这种聪明人肯定能听懂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哎”朱椿这时终于长叹“本王不是舍不得这些税粮,只是-——都是先皇所赐,俺不孝啊。”
说罢,泪如雨下,激动无比。
次日,蜀王朱椿单独密见朱高煦,两人不知说了些什么。
当天下午,朱高煦再次召集成都一些重要的官员和武将,蜀王当场宣布,全力支持朱高煦,拿出粮田一百万亩。
——
四川和陕西交界处,分别有大巴山、小巴山、米仓山等群山和秦岭相阻,整条边界东西几百里的山峡中,只有几条路可以走,其中两条比较平缓,三条都是险峻的山路。
最西边是祁山道,当年诸葛亮就从这里两次北伐,同时也是进入关中(特别是打西安)最远的路,然后就是陈仓道,也算比较好走的路。
另三条难走的道,则都在秦岭当中。
十月中旬,瞿能来到兴势山上,儿子瞿郁站在身边左侧,另一个儿子瞿陶则跟随汉王。
俞通渊在瞿能身后,身边同样跟着两个儿子俞翊和俞靖。
历史上俞通渊长子俞翊和父亲俞通渊,瞿能父子一起战死在白沟河之战,现在因为朱高煦的原因,都活了下来,也算是一大幸事。
四川一战打完,瞿能手中兵马达到十五万之众。
根据汉王的意思,他重组四川行都司,让各卫所兵士回归卫所,屯田,训练和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