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兵马尽丧之后,那几个省份的兵力就不够防守。”
这意味着,朱棣后面就需要要动用北平方向的二十几卫和京师的七十卫。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如果再输,就真的一无所有。
姚广孝的三角眼眯了又眯:“朝廷先失贵州,广西一定要保住,如果广西不保,下一步,叛军就要直取湖广了。”
“湖广不能丢。”
湖广当然不能丢,朱棣也知道。
湖广和江南相邻,湖广一丢,叛军就能兵临京师,到时镇江造再多的炮台也没啥用。
叛军水师不需要走海路,沿江东下,可以直取南京。
难不成要俺再回北平?朱棣当然不想。
“广西谭清虽败,但大量的兵马还保持在韩观手上,朱能如果及时增援,朝廷三十多万大军,应该能挽回局面。”袁珙说话的时候,自己都没啥底气。
因为他自己经历过靖难,也知道有时侯兵马过多,并不能代表一定会胜利。
官军在广西兵马远超叛军,但不代表一定会赢。
他只是想给朱棣打打气,让朱棣再现靖难时的从容和自信。
“能拖住就好,俺也不指望朱能能大胜。”朱棣叹道,他最希望官军能赢的,原来是四川战场。
“四川打的怎么样?”姚广孝这时道:“如果朝廷能在四川打败叛军,那边的兵马下贵州也好,施援湖广也行,立刻可以改变局势。”
没错,朝廷这边,所有人都认为,四川是最重要的。
连朱棣脸上也充满了期待,抬头看向四川方向:“算算时间,也应该分出胜负了?”
他脸上的的表情极为迫切,很显然,四川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如果朝廷能在四川大胜,整个局势都会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朝廷如果能四川大胜,往西南方向可以压迫云南汉王老家,往东南方向可以支援湖广,往南可以打击贵州,立马就能扭转整个形势。
袁珙突然道:“瞿能在靖难中表现出色,不该一败再败的。”
“。。”朱棣无语,又不知道说什么。
“不知汉王那边,川中主将是谁?”姚广孝叹道,能打败瞿能的,怎么会是寂寂无名之辈。
朱棣重重的一拍桌子:“如果广西或四川再败,俺只有御驾亲征。”
“刘俊。”
“臣在。”兵部尚书刘俊赶紧上前。
朱棣这次没召集他的小内阁成员议事,而是六部尚书,看来很拎的清,打仗的事,还是要这么经验丰富的老臣们。
“传朕的旨意给广西朱能,不要急于求胜,守住桂林就行。”
“臣遵旨。”
姚广孝马上问:“四川呢?”
“四川宋晟,俺信的过他。”朱棣认为,宋晟打仗比较稳,就算不胜,也不会大败。
接着他连连调度,征调兵马和物资。
众人商议了有一个时辰才散开。
出了武英殿,袁珙想了想后,大步追上刘俊。
“刘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