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唐第一败家子李恪 > 第五百七十章 李元芳的烦恼(第3页)

第五百七十章 李元芳的烦恼(第3页)

今年可是第一年的科学学科的考试啊,万一要是通过了呢?

到时候,他们可就能够享受七品官员的待遇了。

而益州科研院的众人,包括狄仁杰在内,也都被李愔派去参加了此次科学学科的科举考试。

就凭他们的能力,是必然能够通过这一次的科举考试的。

原则上,通过科举考试,只是第一步。

他们必须要进朝廷的科研部,才能够享受相对应的待遇。

不过李世民事先也对李愔有所妥协,就是进益州的科研院和进朝廷的科研部,享受同等的待遇。

甚至,直接将益州的科研院,定为朝廷科研部的下属单位。

这次的科举考试,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科学科目的考试,李世民再次采纳了蜀王李愔的提议。

这一次考试,采取的是糊名制。

也就是说,考试之后,考生的名字都是被糊起来的。

考官改卷的时候,看不到考生的名字。

这样就避免了考官凭印象录取考生的陋习。

在唐朝,考官的权利太大了。

如果事先非常看好某位考生的的话,他可以在考试中直接录取。

所以,唐朝流行功夫在考场之外的说法。

这也是到中唐,五姓七望会如此兴盛,能够掌握几乎七成的朝堂官员的症结所在。

因为录取谁,完全是考官说了算。

而考官又都是他们世家只人,很自然的,他们录取的,也都是他们世家一派的考生了。

而这一次的糊名制考试,也给李世民带来了灵感。

嗯,这个办法很好嘛,可以杜绝科举舞弊现象!

等下一届科举考试,就采取糊名制。

当然了,只有李愔知道,其实糊名制之后,仍然可以作弊。

他们可以通过字体来作弊。

只要考官熟悉一位考生的字体,在改卷的时候,就能通过字体来录取。

不过这一招,也有对付的办法,那就是考试之后,不但糊名,再加一个找专人抄写的环节。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科举舞弊的发生。

不过这一招,现在倒是没必要放出来,且等几年也不迟。

考核完成之后,是李愔带着女子学院的一干师生在改卷。

其中,女子学院的那些老师和女学生,负责改卷。

而李愔作为主考官,负责最后的排名,还有监督其他考官批卷的情况。

之所以要找女子学院的师生来改卷,也是因为目前李愔无人可用了。

没办法,因为科研院的人,益州大学和剑南道其他几所大学,但凡是学习拔尖的学生,包括老师在内,都来参加科举考试了。

剩下的,基本都是入学一两年两三年的新生,考卷上的题目,他们大部分都没学过。

找他们来,他们也没办法完成任务。

而女子学院的老师,还有女子学院的那些高年级的女生,在学识上,可不比益州大学这边差上多少。

并且她们的毕业生,也有少数一些,被召进了益州科研院之内。

当然了,虽然她们在益州可以进入科研院。

但是在整个大唐,她们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更不能为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