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唐第一败家子李恪 > 第三百四十章 发家致富奔小康二更白天更(第3页)

第三百四十章 发家致富奔小康二更白天更(第3页)

其实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的朝代灭亡,都和土地制度的崩坏,和生产力不足以养活当时的人口有关系。

当然了,在唐初的时候,这种矛盾并没有显现出来。

但很明显的,这就像是长在身上的一个毒瘤。

如果不切除,迟早会爆发病变,会要了人命。

而益州的问题就是,因为益州地处偏僻,所以,益州的土地兼并,比其他地方来的更早,和更加的猛烈。

百姓没有足够的良田,生活就很难富足。

所以,要首先解决田地的问题。

而要想解决田地的问题,就只能向世家动手。

益州的世家,最不听话的,也是做事最没有底线的世家,就是赵家。

在之前的时候,赵家也多次和他作对。

那么,这一次,李愔救决定向赵家开刀。

到时候,从赵家手中夺取来的土地,就可以承包给百姓们耕种。

还有另外一个制约益州发展的问题,就是道路问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因为道路艰难,就算是粮食丰收,他们也运送不出去。

外面的货物,也不宜运送进来。

交通问题,将会严重阻碍益州的发展。

李愔想要的,可不仅仅是让益州百姓吃饱喝足。

而是要让整个益州的百姓,都能过上小康生活。

为了能让益州百姓发家致富奔小康,首先要解决路的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必须要打通一条益州通往长安的道路。”

对李愔提出的这个思路,上官仪显得难以理解和不以为然。

不过这也不怪上官仪。

这句在后世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信条,在大唐,的确是没有太大的市场。

上官仪不能理解,是很正常的事情。

并且,想要打通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对目前的益州来说,也是一件并不现实的事情。

上官仪不由说道:“殿下,益州通往长安的道路,就凭目前益州的经济条件和现状,起码要修五十年时间。”

额,上官仪说的,好像没什么错。

不过,李愔却是意味深长地说道:“很简单,既然我们很难修建出这条路来,那么干脆,就让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帮我们修这条路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