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尘、李恪、房玄龄、薛仁贵跟着起身,一同前来的白苏伐叠等三位郡公自无例外。
李承乾将地图交给了身旁的苏尘,拱手一礼谦逊有度。
缓缓开口:
“此图之上,所绘岂止山川城郭、道路水渠?”
“乃麴氏一族百余年,于此大漠绿洲之中栉风沐雨,开创文明之根基,先贤化黄沙为良田,引雪水溉沃野,使得高昌成为西域乐土,商贾云集。”
“此乃福泽万世之功德,孤,在此代大唐西州万民敬谢麴氏先辈之辛劳!”
李承乾话语稍顿。
麴文泰以及在场麴氏王室成员,正欲作礼回应。
李承乾微微抬掌阻止众人躬身行礼,看向麴文泰拱手说道:“交河郡公归义之举,更是深明大义,慧眼如炬。”
“既承先辈之基业,更能洞察天下大势,顺天应人,举国归义!”
“此非偏安一隅权宜之计,实乃将先辈之心血,融入华夏万世之洪流。”
“此等壮举堪比古之贤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孤希望麴氏一族,能以此为始,与大唐同心同德共谱华章,让此丝绸古道永绝烽烟!”
李承乾铿锵有力的余音,回响在玄柱金顶的大殿内。
麴文泰向李承乾恭敬一拜,“能得太子殿下此番谬赞,臣与族人倍感荣光!”
“自此往后,朝廷但有所需,臣等愿为前驱为王师指引道路,扫清西域迷雾!”
方才献图的麴氏族老,望着眼前雄姿英发的李承乾,不由想起李唐立国之初那位举世无双、有着多重光环加于一身的李世民。
李渊称帝,李世民获封秦王。
武德元年……
尚书令,中枢行政最高长官,掌尚书省事务,位列宰相核心。
右翊卫大将军,禁军核心将领,负责宫廷与京畿宿卫。
雍州牧,掌控京畿民政与治安。
武德三年平定刘武周,晋升太尉,加授三公之一,为朝廷最高军事长官。
武德四年平定王世充、窦建德。
李渊特设超品职务——天策上将,位列三公之上,允许开‘天策府’私铸钱币。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管辖关中、河南、山东、河北,有权任免辖区官员,实际掌控中原核心区域。
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掌控西南地区军政大权。
左武侯大将军,禁军将领,进一步强化对京畿军事力量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