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个听得能好好出去逛一逛,也高兴得很,这来了京城一个来月,虽然每天都出门,但都是去书院,等放学再回来都快天黑了,着实都没有好好玩过京城呢。
李老爹听着,也是笑,冲石榴道:“你这当姐姐的,就惯着他们呢!”
吕氏正和黄春妮他们说着闲,这来了京城每天都是玩的,玩的皮都快松散了,黄春妮也想找点事情做做。
李荣榆来了京城后,石榴就把他安排去了跟李荣棕一起,等把京城总站开稳当了,还要在离京城外五里处开一个分站接驳京城这边的,到时候这分站石榴就打算让二哥去。
这样大哥二哥可都是有事情做的。
听得黄春妮说起这话,石榴就笑道:“二嫂想有事做也不难,正好打算把通州那边也将玩偶斋给开起来,预备着在京城外建个布偶作坊,二嫂不如就去这里吧,到时候跟二哥也近,我让刘叔帮忙,在京郊买下来一个小农庄,就住那里就行。”
一是供通州的市场,二是京城里这两处铺子生意太好,工人们都没个歇的时候,总在赶工,要想再扩招,地方也不够。
到时候在城外建了作坊,多招些工人,也好供些京城这边的货。
黄春妮一听京城这边也要开布偶作坊,自是欢喜,忙道:“好好好,我去!我去!”
“不过也不急,怎么着也要等年后才能张罗妥当了,宝璐这也才刚满周岁,她黏你着,你多带她些日子,这京城入冬了可冷得很,就猫猫冬也好。”
一听还要等年后,黄春妮也是遗憾,不过再看着正扶着凳子走路的女儿,也忍不住笑了,那就再等几个月吧,她也确实是舍不得离了女儿。
还不到吃中饭的时候,宋氏又拿了准备送回并州的东西来给石榴,让她找人送回去。
“眼看着你大姐的晖哥儿就要满百天了,上次你带我们去逛铺子,我瞧着这些东西好,就都买了下来,给晖哥儿贺百天,也给你大姐也带了些东西。”
李香梨于六月底时平安生了个儿子取名孟晖,那时宋氏他们都还在并州,自是去洗了三的。
这眼看着满百天的百天酒,他们已来了京城,就没法亲自去了,宋氏也觉得对不起大闺女呢,所以给外孙子准备了不少的好东西,当然也给闺女和外孙女都准备了东西的。
石榴也记着这事呢,要送回去的东西也是早准备好了,当下让岁绿收起来,待会儿走时一起带走,到时候一并让人给送回并州去。
李荣樟哥几个致远书院的入院考都过了,三个分到了丙字班,两个分到了丁字班,正式入了致远书院,这把李老爹他们也是高兴得不行。
孙子能在京城的大书院里读书去,这咋不高兴呢。
就是这来了京城好些天了,京城到底咋热闹,还是入城的那天在车上坐着一路看着过。
石榴一连忙了几天,到月底时这才腾出了功夫来。
然后便带着家人们好好生生的开始游玩起了京城来。
势必要赶在天冷起来把京城该的都玩了,该逛的都逛了,该吃的都吃了。
京城里冷得早,一入冬就下雪,到时候就不好常出门了。
吕氏自头一次登了罗府门,后头也三天两头的往罗府去跟罗老夫人摆闲,或是罗老夫人出门上香什么的,都要来喊上她作伴一起,姑侄俩多年不见,这一经走动起来,自是亲近得很,恨不得常在一起说话。
本来吕氏还想着见过了姑母、这京城也来过了,就动身回并州去的,但范晋和石榴自是不会让她这就回去,天渐冷起来,就是要回,也总要在京城过完年等明年开春再说。
罗老夫人也百般挽留,让她就在京城多住些日子,姑侄俩也好多说说话。
吕氏这才应了,留了下来。
她常和罗老夫人在一处,石榴倒是也能腾出时间来好好带李老爹他们玩玩。
连着半个月的玩下来,李老爹和老袁氏到底上了年纪,精力跟不上,石榴也是见好就收,先让他们好好歇歇,后头再玩不迟。
为怕他们在家里待着无聊,石榴还特意找了支戏班子,让他们进了府来,专门唱戏,也算是一种消遣了。
本来去外头的戏园子更好,但每天出出进进的,到底也不方便,老袁氏又爱看戏,就干脆请了戏班子回来唱好了。
这日,石榴生辰,宋氏早早便让人递了口信来,让石榴回去吃中饭,她给准备了长寿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