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春蕙兰花 > 第288部分(第1页)

第288部分(第1页)

。对于这些还有很多是很精通的,不如我们也设立一个这方面的司,专门管理这些海贸,捕鱼,之类的事情,你看怎么样?”

陈文蕙点点头说:“我看可以,这人选,你就从黑家招录来的人里面选择吧。”

万淑慧忙答应了。

陈文蕙看天色不早了,就对万淑慧说:“你来了也有大半天了,估计衙门的事情,已经堆了很多了。你先去忙吧。我还要写信呢。”

万淑慧忙告辞,正要出门,陈文蕙又叫住了她问:“我忘记问了,我们这一段时间银行的发展怎么样啊?”

万淑慧忙收回脚步说:”银行的事情我正准备和你说呢。我们对四个城市都贷款。我们的百姓还贷款最快,很多人不但都连本带利的都提前还了,还借了第二期,很多第二期的也都连本带利的还了。比如说桂副司长就已经第二期的都还了呢。我们按照你说的,给这些人都增加了贷款的额度,还降低了一点儿利息。在别的城市就不是这样了。普宁城和天水城都还可以。我发现,同仁城的贷款还的很慢,可能跟他们的农业收入是主要收入有关,我就想问问,是不是以后对于这个城市的额度不要放太大。毕竟,他们的还贷能力很有限。”

陈文蕙想了想,说:“刚刚你说了,同仁城的百姓,很多还住在帐篷里面。我可不想,我这么辛苦弄来的百姓,给这几个公子哥儿们弄死了。还有,他们的建筑都是乱七八糟的,想来,他们来参观了我们的美丽整齐的建筑之后,一定心理很不高兴。所以,我想了一个增加那里银行业务的方法,还有,我们还能让我们的工程司赚一笔钱。”

万淑慧忙问:“怎么赚钱?”

陈文蕙说:“我们可以由我们的那些建筑工地上的已经给自己赎身的奴隶们组织起来,请黑家的弟子当设计师,然后,由我们的银行和工程司出资建立一个建筑作坊。这个建筑作坊专门去同仁城给他们盖房子。我们盖好了之后,卖给他们的百姓,如果百姓们买不起,可以由我们的银行贷款给他们买。只是需要他们分期付款,每个月用粮食,或者是银纸来还本钱和利息。这个就叫做房贷。”…

万淑慧被这个新的业务给弄的兴奋起来,虽然还没有听明白,但是,她大概已经能嗅到这里面藏着的巨大商机了。

万淑慧也不走了,留了下来,跟陈文蕙具体的商议了一下这个房贷的具体运作方法。

这一说啊,就是一上午。等到吃中午饭了,两个人还没有讨论好,又边吃边谈。

第二天,万淑慧就开始风风火火的开始了行动,她还真是个行动派,一边成立工程作坊,一边派人去和同仁城的田经业等人谈判。田经业等人很是高兴,忙表示欢迎,不但欢迎,还表示愿意无偿的提供城里的土地。

这样,半个月之后,万淑慧就带着只有三四百人组成的工程作坊去了同仁城。这三四百人都是管理者,黑家的设计者,还有一些银行的工作人员,大多还是一些建筑熟手,都是赎身之后的奴隶组成的。

田经业一看只有这么一点人很不满意,问:“这么几百个人,能盖多少房子啊?”

万淑慧说:“别看我们人少,各个都是熟练工,都是在庆春城盖了成千上万的房子的。都是能手啊。我们准备在你们这里招募当地的工人,每个月给工钱。这样你们的百姓能赚到钱,我们的工程作坊也能省一点路费。”

田经业等人一想也是,就欢迎他们住下来,好好的盖房子了。

几个月之后,一个个精致的,错落有致的小宅院们都盖好了,当然,这个价钱可不像当初庆春城的小院子那么便宜。每个宅院的价格都在八两到十五两之间。这些百姓们当然买不起了。可是,银行这个时候又推出了新的政策,可以进行房贷。只要交纳房价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就可以住上房子,剩下的钱,可以月交,也可以半年交。可以给粮食,也可以给银钱,可以把总房款分成十年期或者是五年期来还。这样每个月分摊的就少了,普通百姓都能买的起了。房子很快就卖完了。很多百姓住上了新房子。更多的百姓想要买上好房子,这样,工程作坊又开始了第二期的建设。(未完待续)

ps:月初求订阅

第三十三章 卖出田地

第二期推出来之后,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下子田经业等人可高兴了,因为住帐篷的百姓们越来越少了。住房子的百姓越来越多了。

而且城市也没有那么杂乱了,当然,之前那些盖了房子的人依旧住在那里,那一片的城市还是那么杂乱,可是北城,新兴建的一片片的住宅小区,十分的美丽,绿树成荫,繁花照眼,一幢幢美丽的宅子掩映在花树中,马路都是宽宽的,整齐干净的。

不用这些城市的官员宣传,那些百姓们都觉得还是住宅小区的房子好,看了那里的房子再看自己盖的歪歪扭扭或者是只有结实,没有什么美感的房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样一来,很多人开始更努力的干活,或者是已经在盘算着是不是出个首付买下一个宅子。

可惜,这样的宅子很少,第一批住宅小区很快销售一空,买到的大多是在建筑工坊工作的同仁城的工人们,工坊承诺,给他们干活,不但工钱好,吃饭的伙食好,还能优先付首付买房子。这些工人,每个月五百个大钱,或者是四百个大钱不等,夫妻两个,或者是弟兄几个干上几个月,就能攒上几两的银纸,都够付个首付买上一个宅子的了。至于每个月要还的钱,那还不容易?这不是第二期的住宅小区还在兴建吗?所以,这活儿还是会继续干的,每个月的工钱,不花了,都还给银行不就行了,过上几年,这个房子就是自己的了。多么好啊。

所以,更多的同仁城的居民愿意去住宅小区干活了。这样一来。工坊招了更多的人,工程的进度更快了,很快,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都盖好了。

陈文蕙很是开心,没有费什么事儿。就已经从同仁城赚了一大笔的钱。当然。她也有一个想法,就是同仁城的那些宅子的规划太难看了,她实在是不想自己的治下出现这么难看的城市。没有法子,只好出手,给他们规划一番,美化一番。当然,顺便赚一点小钱。

日子就是这么快的度过。桂玉霞一家已经迎来了第二次的丰收了。这一回的收获很好,五百亩的水田长的稻子很好,能卖上不少的钱,最重要的是终于不用从外面买粮食吃了。估摸着,这些已经能吃很长时间了。不过,粮食的存储是个问题。这里不是北方,这里天气炎热湿润。粮食很容易发霉,因此,不能多存放,只能存上够一季吃的就行了,反正下一季的粮食又快能收了,因为那城郊的五千亩地上,早起开垦的有一小片种植了水稻,也快要成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