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春蕙兰花 > 第142部分(第1页)

第142部分(第1页)

文蕙说:“是,这个不是我们这个身份戴的。我们都不戴,宫里的娘娘们更是不会戴。可是,宫里娘娘们有几个啊?最多的还是海量的宫女,太监们。这些人分布在各个宫殿,伺候着各个主子,他们同气连枝,虽然不能成大事,但是却能在小事上影响很多。这就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了。”

文华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妹妹是要我们注意结交宫里的下人们,要多赏赐,这些金钗,金环就是给下人们赏赐的。”

文蕙点点头,正要说话,文娟说:“我想起来了,昨儿,三婶送我们的礼物里有两包金锭和银锭子,我们还想,我们又不是去外地游玩,需要银钱在身上,我们是进宫里,那里又不需要买卖东西,要这些金银干嘛?原来是三婶要我们留着打赏用的。”

文蕙含笑点头说:“你们在宫里面,不掺合宫里的斗争,只是服侍皇上,又姑姑撑腰,再结交那些下人们,消息灵通,还怕什么?”

一番话说的,文华和文娟都很高兴说:“妹妹这么一说我们明白了。这三点我们姐妹一定谨记在心。我们也没有什么本事,只是日后妹妹要是有什么差遣尽管说,我们姐妹一定尽力。”

文蕙笑笑。

第二天,宫里的嬷嬷到了,二夫人也和老夫人,二老爷都说好了,把文华和文娟都记在她的名下。从这以后,文华和文娟都是二房的嫡女了。孙姨娘虽然生气,也明白这样对两个女儿更好些,只得隐忍。

二夫人还把杏花邬收拾了出来。给文华,文娟和宫里的嬷嬷在那里居住,好学习规矩。

绿芽把这些报告给文蕙的时候,文蕙只是一笑,二夫人还真是机关算尽,沟里河里的都算着啊。但是这有什么用呢?孩子不跟生她养她的生母亲,难道会跟这个只有一个月相处时间的嫡母亲吗?

文蕙懒得理会这些事情,文华和文锦进到宫里也只是两个贵人而已,陈家已经现有一个贵妃娘娘在宫里了。这一回再多两个年轻位份低的贵人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也算不了什么。二夫人这是想多了。

文蕙现在有更多的事情要忙。一来,黑家的人就要到了,文蕙要安排他们在京城的吃住,学习,还要开办新的生意。这还不说。还要和四皇子刘演他们一起指导着工部的官员和工匠,建造医院。医院建立这个事情,京城中已经很多家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是陈贵妃在做善事,有心人就开始活动了,这贵妃做善事,怎么都得凑一份子。得卖个人情给贵妃娘娘。毕竟现在朝野之中,称后呼声最高的就是陈贵妃了。

这些人在贵妃娘娘面前说的多了,贵妃娘娘看时机成熟,就禀告了皇上,在皇家御花园的冷香堂里遍邀京城中的命妇们进宫,开办了一场捐献会。

捐献会上。陈贵妃让明珠和文蕙大家讲解医院和养善堂的用途,它的意义,还有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百姓。最后,文蕙说:“贵妃娘娘感谢大家对她做善事的帮助,已经禀明了皇上。要在医院和养善堂,勒石纪念,哪位夫人捐献的东西,财物都刻在纪念石上,让受惠的百姓都铭记众位的恩德。”…

这些贵妇们本来就都是家里富饶的,不在乎这点钱的。本来就预备着花点钱,讨贵妃娘娘一个欢心。这一听说,这个事情皇上也知道就坐不住了,这要是给的少了,皇上还不说自己小气?要是给的多了,皇上不说自己家里贪腐?这可不好衡量了。

最关键的是那些读书人家的,最在乎的就是一个名字,比得到君王的欢心还重要,这要勒石纪念,这是名扬天下的好机会啊,怎么能错过呢?

这些夫人们纷纷歌颂贵妃娘娘的善德,并且慷慨解囊,一会儿功夫,陈文蕙和明珠就为着医院和养善堂募捐了许多的财务。这些财务里面什么都有,有直接给银子的,有的为了怕皇上说自己家有钱,贪腐,给了一些首饰,古董,字画的,还有捐献庄子,土地的。

文蕙笑着和明珠点头,这样看来,她们的计划能提前完成了,这些财务,不但够京畿一带用的,加上她们两个人捐献的,还够再惠及周围省份的呢。

正在她们高兴的时候,陈贵妃说:“本妃感谢你们众位夫人的慷慨解囊,本妃代替百姓在这里谢谢你们了。”

说完郑重的一礼。

大家纷纷避让,位份最高的清河王王妃说:“贵妃娘娘仁德慈善,我们不过是得附尾翼,一起沾光罢了。”

大家忙又是一圈歌功颂德。

文蕙心里想,这些人真是马屁高手,自己和她们比起来真是差远了。而且,听着这些阿谀奉承,真是无趣,文蕙百无聊赖之下,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场慷慨解囊之下,那些夫人捐献的首饰上去。有金的,银的,宝石,珍珠,象牙,玳瑁,都是珍品啊。而且这做工都精良,若是不卖一个好价钱真是对不起这些珍宝。这些首饰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大家都没有携带什么东西,因此,大部分的捐赠只是这些夫人在纸上写的一些物件和银子,还有田庄等物。比如说一个翰林院的学士夫人写着,前朝古画一副,资金砚台一方,紫金熏香炉一对。这些应该也是好物件,都不能贱卖了啊。看来那个拍卖会是一定要开的。可是怎么开是个问题,要参加的人越多越好啊。参加的人越多,自然竞争的人越多,这样收到的银子也能更多了。还有一方面,贵妃娘娘这么支持就是想这个事情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这样她的贤名才能传遍天下。所以,这个拍卖会一定要好好筹划。想到这里,陈文蕙突然想到自己家在河阳州的三个大田庄,正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好,还有苏州城的那些铺子,是不是也能借着这个拍卖会上,找个好买家呢?

正在这胡思乱想的时候,陈贵妃突然说:“你们都捐赠了这么多东西,本妃也不能小气,毕竟这个事情是我倡议的。本妃多年来清廉如水,本来财物就不多,但是也想为百姓出一点力。本妃就把多年前,本妃入宫的时候,家里给的陪嫁拿出来好了。”

这个话一说,大家都大吃一惊。这在座的女人都是掌管家务的。家里的钱再多,也没有自己的嫁妆打理的用心。一般一个女人,吃用花费都是夫家的,自己的嫁妆可是看的紧紧的。这个财务都是留着将来碰上急事用的。比如说有些官员范了事情,被抄家了,但是他夫人的嫁妆是不能抄家的,很多人家,就靠着这个嫁妆东山再起的。还有,一些夫人没有斗过府里的小妾,最后送掌家的夫人成为了下堂妇,这个嫁妆就是她们下半生的依靠。还有些,丈夫花天酒地,把家业败了的,子女们就靠着她们的这个嫁妆过日子了。…

所以,这大楚朝的女人们都把自己的嫁妆看的十分重。陈贵妃在宫里,虽然享尽荣华,可是这些嫁妆是她在宫里生活的依靠,打赏,收买,多是用钱的地方,可以说这个嫁妆还不够用呢,怎么能轻易的拿去捐献了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