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惠兰 春兰 > 第277部分(第2页)

第277部分(第2页)

陈文蕙点头说:“你这样说的也对。我们只要加快资金的转换,让钱流通起来,就不缺钱用了。而让钱流通起来的方法就是扩大贸易。这方面就有两个可以扩大的。一方面,要增加我们的出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商队来我们这里。我们可以和大楚,夷洲岛贸易,也可以在四个城市之间贸易。要知道,四个城市就是几十万的人口,这个消费也是不得了的。”

秋碧说:“现在我们的贸易还只是跟外来的商船贸易,把我们已经生产好的家具,珍贵木料,一些矿石拿出来贸易。现在又增加了几个品种,比如说,我们的瓷器匠人在这里找到了很好的土质,可以烧制出很好的瓷器,这些精致的瓷器也很受大楚的商队的欢迎。还有,我们的翠锦楼主要做一些有吕宋岛风情图案的珍贵绣品,也很受商队的喜爱。但是,我们还没有想着往其他几个城市卖。”

陈文蕙说:“这方面,你们也要想想办法,争取往其他几个城市多销售一些。还有一些,我要说的是,我们的珍贵木材都不要往外卖了。我们都留着,给我们自己的匠人加工。要知道,卖出去木材的利润,跟卖出去珍贵木料做成的家具相比,相差太大了。不只是我们的珍贵木料不能卖了,我们还要想着法子,往其他四个城市去收购。要知道,这些珍贵的木料,用一点就少一些,这些木材都是千百年才长成的,一旦砍了,哪里还有千百年的时间,等待他们的成长啊?”…

秋碧想想也是,就说:“这样就好办了。我们可以对商队说,我们收购其他三个城市的木料,这样商队有利润一定愿意跑。单边跑的话,赚钱不多,可是,要是把我们的出产再卖出去的,他们一定愿意。这样我们的出产不是就能销售到那三个城市里了吗?”

陈文蕙笑了说:“是啊。除了往外卖之外。我们还要扩大内需。要知道,我们现在就已经有了好几万的人口了。要是我们能把我们这几万人都变富裕的话,那他们的购买能力是超强的。这就叫做藏富于民了。”

秋碧一想也是,笑着说:“以前,我们虽然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因为我们大量的贷款给我们的工匠,百姓,所以,他们有了钱买地,有了钱雇佣倭奴,有了钱开荒,开荒砍下来的树又拿去卖掉,这样又有了钱,就可以买我们盖好的宅子,买我们更多的地,再去开荒。还有。他们买了房子之后,因为要搬过去住,所以,要买家具,要买日用品,这样我们的瓷器,陶器,价格便宜的,普通木料做成的家具,销量十分的快,这是不是就是扩大内需了。”

陈文蕙拍手说:“行了,这个就是扩大内需了。以后,你们在这几个方向研究一下,有了想法就及时的和我说。”

秋碧忙答应了。

陈文蕙又和秋碧聊了几句,就到了吃饭的时候,陈文蕙留下来秋碧吃了饭。饭后,秋碧忙忙的去做计划去了。陈文蕙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赶紧接见绿芽带来的黑家大师,和黑家大师聊了很久,陈文蕙一些先进的想法,让这个黑家大师也赞叹不已。陈文蕙还送给黑家大师一整套她从大楚带过来的汝窑的茶具,整个黑家大师见到这么精美的瓷器很是高兴,欣然接受了。(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继续扩大

陈文蕙这边不停的召见她任命的官员们,单独和他们谈话,鼓励他们,并且把自己对于这个城市的设想对他们灌输一遍。

在这个时候,桂玉霞正在工坊,看着徒弟们进行精美绣品的制作。不得不说,她招收的这一批徒弟,素质普遍都很高。因为在大楚的时候,就都是有天赋的人,本身的绣活而在自己村里或者家族里都是顶尖的。现在跟着桂玉霞系统的学了一段时间,先前的积累发挥了作用,进步飞快。

这里面就数桂玉霞的两个妹妹桂金霞,桂银霞进步最快。现在,桂金霞正在勤奋练习几种复杂的针法,还有一个月,就要冲刺一等绣娘的考试了。她早就计划好了,也和大姐桂玉霞商议好了,如果这一次的考试能通过,她成为了一等绣娘。不但可以拿到每个月一两银子的月钱,还能收徒弟,成为管事。其实,她已经选好了徒弟的人选了,并且,|无|错| 。''''。经常利用晚上回家休息的时间,教导那几个姑娘。那些都是她们现在附近住的人家的女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都很聪明,听说她在绣坊工作,就想法子,请她指导女儿绣花女红之类的。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是不传之密,没有人愿意教给别人的。所以,这些来学艺的女孩子家里也精明,都是带上礼物来的。

桂金霞现在还不是一等绣娘,按照绣工坊的规定,就不能收徒弟,但是没有说不能指点女孩子绣活。这些人就是来打岔边球的。

桂金霞本来想着拒绝,可是,她的婆婆见钱眼开,一看到这些人家都拎着东西,有布匹,有肉,有吃食,点心等东西过来了,就笑眯眯的接受了,非要让桂金霞指导人家不行。

桂金霞家里现在虽然是桂金霞当家了。可是。婆婆毕竟是婆婆,也不能不给她面子,再说了,桂金霞每天要在工坊做工。没有时间过家务。带孩子。桂金霞的婆婆很能干,不但把家里收拾的利利索索,给桂金霞的丈夫还有几个倭奴的饭菜都做的好好的。还把孩子也带的很好。桂金霞心里也是感激的,因此,更不能绝婆婆的面子了。

心里合计了一下,就对婆婆说:“娘啊,我很快就能当上一等的绣娘了,到时候,不但是月钱多一些,还能正大光明的收徒弟了。这些人,想要我指点,不就是想让女儿学点针线,将来好进我们的绣坊吗?现在我们的绣坊活计虽然多,但是,郡主说了,宁缺毋滥,不能什么人都收,一定要技术好的才行,因此,考进去很难的。这些人就是想着,我先指点一下,这样这些女孩子的技术好了,将来一下子就能考到绣坊去了。可是,我的这技术也不能轻易传授啊。这可是我大姐看在一母同胞的份上才教导给我的。”

这么一说,老婆子想起来了,媳妇的这份手艺,是人家娘家姐姐教导的,可不是在他们家学会的,算起来是人家娘家的技术,哪里轮得到她说话?因此,老婆子有些灿灿的,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把,就是搁不住人家两句好话,一求,我就答应了,你看这可怎么办?”

桂金霞看到婆婆承认错误了,心里也满意了,忙下台阶说:“虽然我不想教导她们,但是,为了您老人家的面子,我还是教导一下吧。毕竟,你天天忙里忙外的,太辛苦了。”…

老婆子本来以为没有希望了,哪里想到媳妇又同意了,不禁喜出望外,忙说:“只要你答应就行。这忙乎不算什么,不是都是为了这个家吗?”。

嘴里说着,心里暗下决心,以后一定更勤快的干活。

桂金霞又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