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礼说:“两位娘娘想尽快搬出去,好给皇上祈福,皇后娘娘也恩准了,让钦天监选了一个日子,就在下个月底,我们家下了聘礼之后,五六天吧。”
老忠义公冷笑一下说:“想的真周到。这样两位娘娘在我们家下聘礼的时候,还能赐下东西来,完事之后,再去道观都成啊。”
韩氏看了老忠义公一眼,继续低眉顺目的坐着。这种涉及到小姑子的事情,她还是不要开口的好。刚嫁过来的时候,她可是没有少在几个小姑子身上吃亏。对于几个蛮横,羡慕荣华的小姑子,她可是没有什么同情心。不过,赵夫人就不一样了,那是她的心爱女儿,她这个时候已经抓狂了,可千万不能惹她,要不自己可是麻烦大了。
老忠义公说:“夫人,你到现在还没有明白吗?皇后娘娘是一国之母,照顾皇上,掌管后宫,她不顾道观还在建设,就同意两位娘娘这么急匆匆的搬到道观去,这意味着什么?这是怕皇上身子不好,可是那个时候娘娘们还没有去道观,别在生出别的事情来。这样两位娘娘一搬走,皇上再有什么不好。后宫的妃子们都是免不了要殉葬或者是进皇家寺庙修行。可是已经出家在道观里的两位娘娘就不用殉葬和去寺庙了吧?没有来由让道士改行当尼姑的。”
这下子赵夫人是明白了,不由得说:“他们真是好算计啊。真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啊。我们德妃娘娘侍奉皇后娘娘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可是到头来,皇后娘娘还是为她的娘家侄女打算啊。可怜我们的德妃娘娘,这可怎么办啊?老爷啊,那可是我们的骨肉,你不能撒手不管啊?”
老忠义公冷哼一声说:“这个时候你知道心疼女儿了,之前,送她进宫的时候,怎么不心疼了?还好意思给我写信邀功呢?”
赵崇信也低着头,先前,他就觉得不应该让姐姐们进宫。现在果然出事了吧?
赵夫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老爷,都是我的错,请你不要责怪在女儿的身上,都是我想差了。要不我们也这样做吧?我们家也不是建不起道观,我们也建一个道观供养德妃娘娘。我愿意把我的私房都拿出来。”
老忠义公闭了一下眼睛说:“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事情。这招陈家用了是忠诚,可是我们家也跟着用,那就是别有用心,万一皇上怪罪下来,不但连累了德妃,还连累了赵家。”
赵夫人一想也是,不由得大声哭了起来。
老忠义公怒声喝到:“闭嘴,就知道哭,早干嘛去了,这个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待我想个法子,怎么也要救救我们的女儿。崇礼,崇信你们都要动动脑子。对了,崇义和雨菲呢?”
赵崇礼说:“三妹妹今天要参加柱国夫人家的春宴,所以,才没有来。崇义今天衙门里面有事没有过来。”
老忠义公大怒说:“看看你养的好女儿,一个二个的都不省心。老大一点心机都没有,白白被人利用,坑害了。老二羡慕荣华富贵,进宫去了,如今面临这样的危机。老三,这亲姐姐朝夕不保了,她还有心情去参加春宴。”
赵夫人被说的哑口无言。
老忠义公发了一顿脾气。赵崇礼看父亲动怒,硬着头皮说:“我们家毕竟家底薄,对于这样的事情不懂得怎么应对。要是先前母亲和妹妹们知道还有这样的宫规定然不会去进宫的。所以,我们还是请有经验的人家帮忙想法子的好。”
老忠义公心中一动,看看儿子,想了一下说:“你是说去问亲家?”
赵崇礼没有做声。(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只能请一个(三更)
赵夫人心里有些奇怪问韩氏道:“怎么你们韩家有法子吗?”
韩氏忙说:“母亲,父亲说的不是我娘家韩家,是崇义弟弟的岳家小陈家。”
赵夫人一愣,她本能的想要推掉,死也不去求和赵崇义有关的人。可是,一想到如花似玉的女儿要被殉葬,哪怕是看在老忠义公的面子上,不被殉葬,去了皇家寺庙,剃掉满头青丝,过着出家人的艰苦生活,她也心里很是难过。在皇家寺庙出家,可不同于陈贵妃她们在自己的道观出家。在自己的道观,不用剃头发,自己当家做主,照样是一群丫鬟,婆子,小道姑围着,伺候的好好的,照样锦衣玉食,不过要吃素而已。可是在皇家寺庙,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身份,怎么受皇帝的宠爱,到了那里都是小尼姑,要不停的给住持贿赂,即使是这样,照样得青灯古佛的生活着,还要挑水做饭,劈柴,等等干一些杂务。
当然了,娘家肯给供养的,好一些,不用做哪些粗活,但是也不会有人服侍着,而是给那些当家的尼姑们,老尼姑们干一些洒扫,搽桌子,伺候的轻省活儿,等于是个丫鬟,还是个二等,三等的干活的丫鬟。自己的女儿都是金枝玉叶,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从小就是一群丫鬟婆子伺候着生活,十指不沾阳春水,长这么大,可能自己都没有给自己穿过衣服,进宫之后,也一直都是高位,连个贵人都没有当过,哪里能受那个委屈?一个德妃娘娘去伺候一群老尼姑?
赵夫人只觉得心如刀绞,喃喃的说:“不知道小陈家能不能有法子。国公爷,要不,你去求求?”
老忠义公点点头说:“恩,这样吧,我们干脆就借口要商议一下婚事,我和你一起出面请小陈家的亲家夫妻来我们农庄吃个饭。怎么样?本来应该我们去他们的府上问计的。可是,我轻易不能去城里,否则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想来亲家也知道利害关系,不会怪罪的。”
赵夫人忙点头说:“老太爷。请你赶紧的去写个帖子过去。我好准备一下酒宴。”
老忠义公起身就要往书房走。
韩氏忙站起来说了一声:“父亲,请慢些。”
老忠义公有些奇怪的住了脚步。疑惑的看着儿媳妇。
赵夫人也有些奇怪的看着儿媳妇问:“老大家的,你有什么要说的?”
韩氏看了赵夫人一眼,欲言又止。
赵夫人急了,忙说:“有什么你就说。”
老忠义公对于这个儿媳妇一向都是满意的。知道这个儿媳妇一向大度。而且心思细腻,对待兄弟姐妹都好,这个时候,应该想着法子帮妹妹度过难关才是,怎么还阻止了,一定是有什么情况,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还不停的看着赵夫人,这一定是跟赵夫人有关,她作为儿媳妇的。有些话不好说。
赵崇礼也有些奇怪,这个紧要关头,怎么自己夫人反而阻止了呢?他也急了问:“夫人,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啊。”
韩氏还是没有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