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最重要的是关于在南洋耕种的技术的需要还有工具都安排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是你们出了毛故,为了一己私利,使得这个差使办砸了,你们可以想象是什么后果吗?”。最后一句话是对自己女儿淑媛郡主说的。这个女儿什么都好,就是太娇惯了,太骄傲了,太目光短浅了,自己不提醒不行啊。
淑媛郡主一想过去皇帝舅舅的雷霆手段,不寒而栗。陈召南也想起来自己女儿多年来受的委屈,对于这个当代皇帝,一代枭雄,也不由得心寒,这长公主绝对不是夸大其词。这一次这个城市的粮食对于大楚太重要了,不容有失,若是办砸了,皇帝会怎么样,不想而知。
长公主接着说:“经业,你身负重任,要是自己不能刚强起来,节制不了你的兄弟们,将来王家,李家等人过去了,怎么办?到时候就要小心你的小命了,明白吗?”。
田经业一身冷汗,首次对这次南洋之行重视起来,这并不是给他们镀金的,这是对他们的生死考验,要是经不住考验,自然不配成为家族的栽培对象,被放弃那是理所应当的。由此,他突然想到,陈远恒今天提醒他的,要敬重南洋总管陈文蕙的事情,白家表哥对他犯的错误,其实今天他已经犯过了,田经业突然有些不安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尊重人才。
第二百一十章 尊重人才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智的行为
田经业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了陈远恒家里,这一次规规矩矩的,并不是要见陈远恒,而是拿着名刺要求见南洋总管陈文蕙的。
陈文蕙收到名刺笑了说:“这个田经业,还真是很受教啊。”
秋碧说:“这样倒是好了,省的到了南洋他不听号令,让我们难办。”
陈文蕙说:“你觉得这样他就听号令了吗?”。
秋碧有些皱着眉头。陈文蕙说:“我们小陈家可是庶出的,虽然现在改变了,骨子里,他们这些高门大户的嫡出弟子们还是看不上我们的。可是,我也不需要他们看上,要是他们听我的号令,那自然是好,大家一起发财,双赢的局面。要是他们内部不协调,不能听从我的号令,哈哈,那我就不管他们了,反正少了他们一个也不少。还有,将来要是他们内讧太多,建设的一半就倒下了,正好我们接受,多省钱的…无…错…小…说…3。……事儿啊。”
秋碧一想也是,嘻嘻笑了起来。这个时候,玉带已经把陈文蕙的头发梳好了,秋碧说:“姑娘这头发可是很好啊,每天都用特制的珍贵药材做成的汤汁洗头发,还是很有效果的。”
陈文蕙抚摸着光可鉴人的乌黑长发,伸手捻起来一个碧玉的钗子固定住头发,看了看,有些简单太很了,又拿起来一对赤金的小花钿带上。这对花钿是赤金镶嵌宝石的,尤其奇特的是,下面催着七个流苏,并不长。只有三指节长。缀着碧玉的缀角。看起来清丽可人。
秋碧说:“姑娘,你弄了这么多的首饰,也不见你怎么戴,都放在那里干嘛啊?你看京城里的世家姑娘们,哪一个不是满头珠翠的,你这个好看是好看,可是也太素净了吧。”
陈文蕙笑着说:“是珠宝为我服务,还是我为珠宝服务啊?走吧。我都收拾好了,我们到前面去见田经业表哥吧。“
秋碧摇摇头,只要跟着陈文蕙出去了。
到了前院的花厅,田经业正要开口,看到表妹陈文蕙一身简捷不失俏丽的形象出现,不禁有些皱眉头,这个表妹做起事情来,都是牵涉到上百万两银子的事情,可是这首饰也太少了,不是听说宫里赏赐给她很多吗?和京城里那些满头珠翠的姑娘们比起来。可真是够特别的。但是你要是说她简谱吧,也不是。你看那个束发的碧玉钗子,水头十足,一看就是个上等品,上面镶嵌的明珠有大拇指大,圆润,晶莹,宝光十足,一看就是个珍品。光是这一颗珍珠大概就能有普通世家女一头的珠翠贵重。这个难道就是表妹时常说的,低调中的奢华吗?恩,好像还是很独特的,也许,以后,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丝毫没有想过,他一个大陈文蕙这么多的表哥像表妹学习有什么不好。
田经业说:“表妹这装扮永远都是这么独特,要是说简单,偏偏每个首饰都是珍品中的珍品,要说是贵重,偏偏数量又这么少,这就是表妹经常说的低调中的奢华吗?”。
陈文蕙哈哈笑了说:“表哥,你一个大男人也关心女子的首饰吗?”。
田经业不好意思的笑了。
陈文蕙说:“我昨天就叫丫鬟们把账目算好了,正准备给你送过去,怎么你倒是来了呢?”
田经业笑了说:“不敢劳烦表妹,我知道表妹很是繁忙。但是,我们这一次先去南洋的打头阵的几个表兄弟们,想和表妹多谈谈南洋的事情,好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先做什么,表妹看可好?”…
陈文蕙说:“这个当然好啊,我们要相处很多年的,当然要熟悉起来,虽然都是至亲,也要配合好才行。这样吧,我还有事情要去黑家店铺一趟,我们就在金明铺见吧。恩,一个时辰之后,我还有点事情要办,一个时辰之后,到了黑家见。这样你也有时间通知。”
田经业说:“表妹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女子,这个干脆劲儿就是别人没有的,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去通知他们了。”
说完告辞走了,陈文蕙则是去了自己在京城的宝镜坊的总店里,看了一会儿账目,和掌柜的说了一番话:“你把最近一段时间的盈余拿出来,结算好,换成银票,给我带上。我正好去南洋的路上要去夷洲岛,见了大嫂,好把盈余给她捎带回去。对了,最近的生意怎么样?”
大掌柜忙说:“我们宝镜坊的生意一向都很好,现在除了自己家店铺的往外卖出,还有要供应黑家的店铺里货物,自然是生意好了。往海外销售也是个大头,主要是销往倭国,新罗,高句丽,不过,现在各个族地也很喜欢来采购我们的东西,还有一些从西边过来的胡人更是喜爱我们的宝镜坊的出品。这不,刚刚完成一个大订单,还跟我们交换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小夹子的宝石,我们准备收购了来镶嵌在手镜上的。请姑娘先挑选一下吧。”
陈文蕙有些惊讶,忙让掌柜的拿了过来,一看,一个红盒子里面,放着很多的宝石,不过都是原石,个头倒是很大,还没有打磨呢,但是陈文蕙是谁啊,可是眼光毒辣,一眼看出这批宝石的品相十分的好,就说:“恩,这些宝石倒是很好,只是我那里也不缺这个,你就留着好了。只是这些宝石这么好,可见,那些胡人手里一定有很好的宝石货源。这些胡人经常来吗?”。
大掌柜说:“京城倒是经常出现胡人,只是这两年格外多,因为之前,胡人和我们大楚通商,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因为那些蛮族横行在丝绸之路上,这些胡人经常被蛮族劫掠。所以,胡人不是很多,可是这几年,蛮族被打败,龟缩在老巢不敢出来,这才使得丝绸之路畅通了许多,自然来做生意的胡人就多了起来。”
陈文蕙不禁笑了起来:“丝绸之路?”
大掌柜的说:“是啊,这个是胡人们的叫法。他们最喜欢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这些东西一运到他们那里立刻就是十倍甚至是百倍的价格。商人重利,各国都一样,所以,这些胡人们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来我们这里经商,带来胡人的特产,买回我们的瓷器去。他们常走的这条路,就叫做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