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春兰蕙兰区别 > 第187部分(第1页)

第187部分(第1页)

吴丽霞很满意的回去了。

吴丽霞把这个事情回去和侄子一说,吴城心里顿时活泛起来。其实,吴城很有头脑,小时候家境一般,所以,他很早熟,再加上,父亲常年不在家,就没有学成上乘的武艺,后来,父亲当官了,虽然请了教书先生,教他和弟弟们读书,但是,他已经过了年龄了,也没有这个天分,只能说是认识字而已,考秀才,考举人的,是不要想了。

再后来,因为姐姐的婚事,父亲和母亲闹了意见,父亲为了他们兄妹几个的关系,并没有休他的母亲,但是续娶了二夫人,府里一切事情都交给二夫人打理。二夫人开始待她们还好,但是后来,二夫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严氏所生的这几个孩子就不好起来。吴大山自然是宠爱小妾和小儿子多些,对于这些严氏生的孩子渐渐的也看不上了。

严氏一贯的凶悍,但是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又被婆婆小姑子嫌弃,她孤掌难鸣,不是二夫人的对手,也没有法子帮孩子们,自然是后悔不应该当初那样对待自己的亲生闺女。但是后悔已经晚了。

好在孩子们都很快长大,二夫人虽然不喜欢他们,但是想虐待他们也没有法子。吴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作为家里的长子,文不成武不就,想要改变家里的情况,也为弟弟妹妹们谋得一个好的出路,但是有心无力。这一次,因为姑姑要过继孩子的事情,父亲让他跟着去办事,把这个事情办得很好,姑姑很高兴,给了他很多好东西,比如说,绸缎,银子之类的。…

他也没有推迟,毕竟是自己的亲姑姑,长者赐不敢辞。可是,他家里本来情况就还好,毕竟是官宦之家了,父亲虽然不太喜欢他,在银子上还没有短过他的。所以,他也没有把这些东西看的很重。

现在,姑姑突然对他说,陈家的大姑娘,觉得他很有办事能力,要举荐他去新光城。新光城他比别人都清楚,毕竟,父亲可是陈远恒大人的心腹,所以,从海贸开始,他就在关注,知道的消息也多一些。对于新光城,他早就很向往了,那是个新地方,机会多,他早就像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呢。只是,他父亲,不舍得让孩子去这么远的地方,这个事情就这么搁置了。

现在,陈姑娘突然这么说,他一定可以去新光城。而且,还不是去那边碰运气,陈姑娘这么说,一定是给他在新光城安排个职位了,这不是就出仕了?新光城的城主可是陈姑娘的大哥,陈文俊啊,而且,皇上还说了,这个新光城的城主位置要给陈家世袭,也就是说,新光城可就是陈家说的算。陈文俊本来就是自己父亲的弟子。凭着自己父亲的面子,自己父亲又是陈远恒大人的心腹,又是陈文俊的师傅,一定能照顾自己的。何况,这还有陈家姑娘的推荐。

陈家这个姑娘就是姑姑的弟子。姑姑能摆脱过去尴尬的处境,有现在的地位,优渥的生活,都是托了陈姑娘的福气。陈姑娘在陈家的地位很高,听说这个海贸,还有这个新光城都是陈姑娘弄出来的,也不知道一个小姑娘怎么这么有本事,但是陈姑娘在陈家地位超然是一定的。所以,有了陈姑娘的推荐,陈文俊一定会重视起来的。要是自己能在新光城站住了脚,就能把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接过去,这样就摆脱了在家里的尴尬地位,母亲也不用每日生气,弟弟妹妹们,也不用和二夫人生的子女们斗气,争东西,这样大家都能过上好的生活了。看来,自己的好运到了。(未完待续)

ps: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上,请给票票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了未来而奋斗

吴城先去请示了父亲,把姑姑的话和父亲说了一遍。父亲本来是跟着陈远恒在外面为着春耕的事情忙乎的,因为有事情,陈远恒差遣父亲先回来京城办一些事情,所以,正好在家。

吴大山听了儿子的话,很是高兴,语重心长的说:“城儿啊,父亲早年在外奔波,使得你们几个兄弟都错过了读书,练武的最好时机,这才使得你们几个高不成低不就,还好,后来,我到了陈府当了教导公子们功夫的师傅,这才有了稳定的收入,能安定下来,给你们几个弟兄送去学堂,后来,陈大人重用我,给了我官身,这官职是越来越大,家里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好,就给你们几个弟兄都请了西席在家学习。你几个弟弟还好,刚好赶上开蒙,现在读书读的还不错。唯独你,父亲很是亏欠啊,耽误了最好的时机,又要在家里帮助姨娘料理家务,生生耽误了。可是,我是知道的,你们弟兄们里面你的天资最好,为人周到,有脑子。所以,为父更是担心你将来的前途,曾经想过,若是实在不成,将来分家的时候就把家业多留一些给你,最起码让你做一个富家翁。现在好了,文蕙姑娘给你安排前途,要是能跟着大公子好好干,将来说不定比为父的官职还要大些呢。这才是长子,撑门立户啊。”

这番话说得吴城有些哽咽,这么多年的委屈仿佛一下子都到了面前。因为错过了开蒙,吴城文不成武不就,看着弟弟们每天都有进步,吴城作为哥哥,能不心里着急吗?可是,他是家里的长子。因为母亲被父亲关在院子里,不能照顾家务,家里这些年骤然富裕起来。训练仆人,人情往来。置办产业,管理产业,照顾弟妹,照顾年迈的祖母,这很多事情都要他来打理。虽然有姨娘帮忙,但是那个可不是她的母亲,而且,姨娘这几年也生了孩子。家里人口多了起来,事情更多了,姨娘自从有了孩子,不但不帮着他了,反而处处制肘,吴城在家里待得很是憋闷啊。想着没有光亮的前途,想着复杂的家务,他无数次的埋怨人生,埋怨母亲,为什么这么傻。为什么这么短视,为什么要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这许多?

曾经,吴城也想过。实在是不行了,要不就让父亲给他补一个衙役的职位,也算是有个事情做,但是一旦是当了衙役,那可就是吏了,因为他武功不行,就只能一辈子当个吏了,想向父亲这样却是不可能了。

每次想到这里,吴城心里都很难过。现在陈文蕙给他的前途指了一条明路。吴城这心里能不激动吗?但是,激动之后。他也有些担心,一来。要去夷洲岛,就是要远行,家里是顾不上了,那这一摊子的事情怎么办啊?交给谁啊?要是他走了,这些店铺,田地谁来管理?家里的人情理顺怎么办?弟弟妹妹们被姨娘欺负怎么办?二来,自己是个长子,父亲能让他远行吗?

现在听到父亲这么支持他,他能不高兴吗?这心里的两个担心,已经去了一项,可是吴城却没有轻松的感觉,他说:“父亲,可是,孩子要远行,几年内都回不来,这家里这一摊子事情怎么办呢?”

吴大山武人的气息很重,一挥手说:“男儿志在四方,哪里能因为家里这些家务事就绊住脚?虽然为父每日在外奔波,照顾不了家里,但是,不是还有姨娘吗?她出身好,知书识礼,应付这些是没有问题的。”…

吴城听了,心里苦笑,他担心的就是这个日渐不安分的姨娘啊。这个可怎么和父亲说呢,父亲喜爱姨娘,疼爱姨娘生的弟弟妹妹,这自己的弟弟妹妹可怎么办啊?想到这里,吴城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还是找大姐和大姐夫还有姑姑商议一下吧。

吴大山说:“城儿啊,你年纪比你弟弟们大一些,懂事得早,应该还记得我们家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吧?虽然吃喝是够的,但是要像这样每日绫罗绸缎的,过着富贵的生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为父一个武人,只是会一些武艺,一个大老粗来着,能当上四品的官儿,可不是在战场上拼杀来的,是托了陈大人的福啊。这人要感恩,你去了夷洲岛,要记得自己的出身,不能摆官宦子弟的架子,要把自己当陈家的家将才行,记得吗?”

吴城忙说:“孩儿一定谨记在心。”

吴大山说:“别的我也不懂,你自己掂量着办,对了,我这里有一千两银子的银票,你拿着,置办些东西,夷洲岛离家里远,你多带一些东西好出门,还有,你的小厮也跟着去四个吧,再跟上两个丫鬟,大概也够了,多少能照顾着你。我也放心些。还有一万两银子的银票,这个是为父我历年所积,你拿去到了夷洲岛,看着有合适的产业,置办一份。还有这里有一份礼单,是我从库房里精心挑选出来的,虽然文蕙姑娘什么都不缺,但是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你去见文蕙姑娘的时候,给带上。一定要好好表现。”

吴城连忙说:“怎么能带这么多银子呢?也不用带上这么多的小厮,丫鬟,我本来就是去历练的,哪里用的着带上这么多的人?家里刚刚搬到京城,正是用钱,用人的时候,我们在京城根还没有扎下来呢,我怎么能把仆人带去六个,钱也带去这么多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