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忙把手帕又递回去:“看你,这下心愿的偿,将来跟老爷夫人说说,等大少爷完婚了,你就在这风景秀丽的江南找个好人家嫁了,有夫人给的嫁妆,你这辈子一定能过的好的,又哭个什么劲儿啊。今天我们应该高兴,高兴我们有这么好的主子,没别的说,唯有尽心伺候了。”碧纹忙答应了,抹干眼泪露出笑容。正说着,小丫头秋碧来找青霜,说是姑娘找她,青霜忙答应着去了。碧水和碧纹也忙结伴回去了。
陈文蕙看青霜来了,凤眼里还隐隐有水光,有些奇怪,但是也没有问,而是说:“青霜姐姐,听说你找到棉花了是吗?”青霜忙答说:“是啊,我正要和姑娘说,前两天京里来人了,说京里家下留的人给我们找到了姑娘要棉花,想送来看是不是,同时送来的还有姑娘说的那个玉米和番薯。”
陈文蕙听了很兴奋,忙从雕花大床上跳下来,说:“是吗,快快带我去看看。”青霜忙说:“哎呀,姑娘可要慢着点,仔细跌了,别着急,我这就带你去看。”说完扯着陈文蕙的小手,又回头细心的吩咐秋碧拿上姑娘的披风,给陈文蕙披上青色云缎的披风,才带着陈文蕙来到库房中。
陈文蕙一看,棉花多一些,大概有三十来斤,但是没有弹,装了几个口袋,还有一个口袋是棉籽,还有一口袋的番薯,一口袋的玉米。陈文蕙看了很高兴。让青霜仔细收好,别坏了,她要让人种的。忙又问白氏在哪里。青霜说,白氏在上房呢。陈文蕙忙小跑着去上房。青霜忙在后面跟着,一边跑,一边要陈文蕙慢点,小心。
陈文蕙一进上房,白氏就已经站在门口等她了。“你这个孩子,我老远就听到青霜喊你了,你现在也太猴了。”说完温柔的为女儿用手绢擦汗,这时青霜才喘着气进来,进来就说:“姑娘跑的太快了,累的我都要断气了啊。”陈文蕙哈哈笑着,自己伸手解了披风说:“母亲,我等不急啊,你快叫紫玉姐姐回来,把那些番薯,玉米籽棉花籽拉到庄子上,挖个地窖好好收着,明年还等着它们做种子种呢。”白氏笑道:“我当时什么事情这么急,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好,我这就叫人派车把紫玉接回来,你告诉她怎么弄,只是这些东西紫玉能种活吗?”
陈文蕙歪头想了想说:“那个可说不准,好在东西部多,先在我们的庄子里实验一下,要是能种活了,可是一个大好事。先说那个棉花。棉花耐旱产量高,最关键是棉花的用途好啊。我们现在百姓们都是穿麻,葛,不保暖,不好看,不耐磨,穿着还不舒服。要是有棉花,他们就能穿上面布衣服,那是又舒服,又保暖耐磨。还有,我们可以用上棉被了,我早就不想盖这个蚕丝被子了,没有棉被保暖,夏天盖还行,冬天怎么办?”
说完就看到白氏怪异的眼光,心想,坏了,多嘴了,这下怎么办?果然,白氏问道:“蕙儿难道你用过棉花被子,穿过棉花衣服。”陈文蕙赶紧说:“我哪里用过,不过是看到有一本游记里面有个人坐船去了外洋,原来那里的人和我们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他说,那里的人都穿着棉花衣服,还用棉花被子,穿棉花袄,很暖和,很舒服,这样就不怕冷了。母亲是知道的,我最怕冬天了,最怕冷了,早就想要书里说的那个棉花了,现在有了,当然就高兴了。”
白氏还有些怀疑,但是又一想,女儿从生下来就跟在自己身边,从来没有一个人外出过,又这么小,怎么能见过棉花呢。又想到女儿因为之前体弱,一直是最怕冷的,前几年冬天,她都怕女儿撑不过去。说以当初老爷选外任地的时候,她极力劝说来暖和的南方。
想到这里又怜惜女儿,就说:“好好,都听你的,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棉被,棉袄吗,母亲让人做给你,只要你喜欢就好。至于书上说的也不能完全当真,可以先让紫玉试一下,要是种好了,也是好事。”陈文蕙一看糊弄过去了,一阵高兴,但是也不敢再多说了,只是催着母亲快接紫玉回来。白氏被她催的没有办法,只好快速叫人套车,接了紫玉回来。
今天就要进入强推榜了,激动中,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章 棉被
这回陈文蕙谨慎了。想着紫玉坐车回来怎么都得到明天了,就回房去准备了。先是把自己能想起来的都写下来,这样就说是从书上抄下来的,省的再引起怀疑。
先是棉花。陈文蕙前世是个都市白领,对于农作物知道的也不多,好在拜前世的教育制度所赐,因为要应付考试,曾经死背过劳动课,植物学,生物学等一些课程,现在回想起来,都一一写出来。
写着,写着,陈文蕙突然想起来前世看过的一个画册《棉花图》。因为陈文蕙前世的兴趣爱好是唱歌,画画,还有就是泡网看小说。因为工作压力大,有一阵子她曾经专研国画,油画,以减压。
《棉花图》就是一个画友介绍给她看的。清朝时的画,有图十六幅,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和七言诗一首,似连环画。所以陈文蕙很感兴趣,曾经临摹过。现在想想竟然还记得。刚好她这一世又得父亲陈远恒教导绘画,已经很有功力了,就索性简单的画出来。
然后是番薯和玉米。这个陈文蕙知道的也很有限,就大概写了一下,就是种植月份,番薯要先苗床育苗,然后分开栽种,中间好像还要打一下番薯苗的尖子。好在番薯和玉米这两种作物都是很好种的,倒时候让紫玉自己摸索吧。陈文蕙只是写了番薯的茎叶都可以作为饲料,玉米的茎叶也可以作为饲料,玉米的穗轴还可以作为燃料。饶是如此还让陈文蕙忙到半夜。飞光和吟红,秋碧中间来催了几趟才去睡觉。
第二天,紫玉来了,陈文蕙先是带着她去看了库房里的种子们,然后又把自己写的,画的那一叠东西交给紫玉,一边让紫玉看一边细细跟紫玉讲解。一下子说了一上午。白氏都觉得好笑,怎么这个女儿就对这些事情上心呢。又怕累着女儿一直在边上催着喝茶,歇息。而且对紫玉说难得回府里,就住一晚再回去。
晚间,白氏把这些讲给陈远恒听,笑女儿就是对这些事情用心,也没看她对一般女孩子喜欢的游戏上心。白氏当成一个笑话讲的,陈远恒听了却上了心。认真询问了一下新种子的事情。
白氏一看就知道可能很重要,就开门叫值夜的小丫鬟红鲤去叫了紫玉过来。紫玉很奇怪白氏这么晚叫她干什么,但是还很快就来了。陈远恒很详细的问了关于新种子的事情。紫玉怕说不明白,就回房去把白天陈文蕙给的那叠纸拿来给陈远恒看,然后又把陈文蕙和她讲的又详细和陈远恒说了一遍。
说完,陈远恒一边看,一边听,听完后,也不避着紫玉,就和白氏说:“夫人听明白了吗?”白氏因为白天要处理家务,没有认真听陈文蕙的讲解,现在认真听一遍,立刻就意识到这个的巨大经济价值。听了陈远恒的问话,忙点点头。
陈远恒接着说:“这个让我想起之前蕙儿让紫玉去农庄时给紫玉的那一叠纸。现在证明蕙儿给的东西非常好,我们已经见到效益了。现在这个如果还是如蕙儿说的那样,它的价值更大,也许能改变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活。我们要相信女儿。”
说完又对紫玉说:“紫玉,千万别对外面说是姑娘弄出的这些东西,对外就说是我听了山中老者的指点。这样虽然抢了女儿的功劳,但是也保护了她。还有,紫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