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南方地区,许多十四五岁的少女就被迫辛苦劳作赚钱,只为筹办嫁妆。
然而,由于嫁妆花费巨大,导致很多女性根本无法顺利出嫁。
久而久之,社会上便开始越来越重男轻女。
原因很简单:女儿多了,光是因为嫁妆的问题,就能让一家倾家荡产!
现如今,那些敢于在省级考试榜单公布后立马去寻找女婿的人,无疑都是财大气粗的。
他们在争夺未来女婿的过程中,一个个喊出来的嫁妆数额堪称惊人,听上去颇具诱惑力。
“这样的场面,如果没有亲身体验,确实是很难想象的。”
苏墨看着眼前吵吵嚷嚷的一幕,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
于是,他让老仆黄候留在外面,自己则挤进了人群中。
“那位年轻人长得真不错,不知是否榜上有名呢?”
“如果有名字在上面,那就想都不敢想了;要是没上榜,倒是可以考虑把我的小女儿介绍给他。”
“然翁您为何这么说?”
“能通过解试的,才华自然不会差。再加上这般出众的相貌,当然是值得投资的对象。”
“但如果高中进士,恐怕他的未来前程无可估量,我可就高攀不上了。”
“唉,然翁您说得对呀!”
几位富商富豪们相继轻叹一声,互换了眼神,各自表情微妙。
“冕仲,真是太巧了!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
“恭喜冕仲!”
苏墨刚走到榜单前,恰好有两个考生转身欲离开。
他们看见苏墨,立刻眼睛一亮,欢喜地道。
“原来是你,子荆、礼君,两位好久不见了,风采依旧。”
苏墨微微一笑,拱手致意。
这两人便是李琦和马有才,同样参加了本次科举考试。
然而自从苏墨回到京城闭门苦读,就没再去找过他们。
今日相见,距上次在京都分别,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时间,的确很久不见了。
“冕仲,我最佩服你那份从容不迫的态度。”
李琦愣了一下,笑着说:“我们俩侥幸上榜,都已经欣喜若狂了。”
“所以说人家是省元,全国省级考试的第一名,而我们仅仅是登榜的士子而已。”
马有才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