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上过李泰的课的学生们,才知道这位小先生是真的有几把刷子的。
虽然只有十岁,但对于经史子集,山川地理,人文风俗无不信手拈来。
讲课妙语连珠,风趣得紧。
对于从墨家机关术分裂出来的格物一道,更是有着极高的造诣。
李泰现在每天的任务也开始重了起来。
要去给学生上课,又要来孝堂找张拯学习新的知识,偶尔还要接受来自书院学生的挑战。
日程不可谓不忙碌,但李泰却乐在其中。
张拯能看出来,李泰是真的开心。
他非常享受那种搞懂一个知识点,眼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也很喜欢书院里比他年长的学生们,在遇见他时,拱手问候的那一句:“小先生好!”
这个时候的李泰,总是会眯上眼睛,将双手背在背后。
学着大人的样子故作威严的回一句:“你们好,课业别落下!”
然后在收到学生们的一句:“谨遵先生教诲。”
就可以躲到孝堂乐上半天。
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六月初。
炎炎夏日,正是农忙之时。
书院也即将完成第一阶段的教育,准备开始放暑假了。
没错,书院是有暑假的,不仅有暑假,还有寒假,每十五天便可休沐一日。
本来张拯还打算将周末搬到书院的,只是一干先生们反对得太厉害,只好作罢。
换成十五日休一日!
这个时代,学子们对于求学的态度,确实虔诚无比。
同样,先生们对授业一道,也不可谓不尽心尽力。
放假之前,书院的学生有一次大考。
以此来检验这半年多以来的收获,是否已经刻在脑海之中。
老李纲逝世之后,山长一职便由马周代理。
这两个月,马周也靠着自己过硬的才能获得了一众先生们的认可。
只待陛下一封聘书,马周便可真正坐上山长之位。
这一切的背后,自然少不了张拯的推动。
大考由马周负责,现在正领着一干年轻先生绞尽脑汁的出题。
而张拯,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以为老李纲守孝为名,不参与出题。
然后在下课之后,偷摸来到了李世民位于翠微山上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