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沈玉英一向很爱惜粮食,但是她认为爱惜粮食和享受美食,并不矛盾。
这功夫她就眼巴眼望的,看着已经有些鼓起来的豆荚咽口水。
陆常山哪舍得自家媳妇儿这么馋着,拿起镰刀弯腰就割了两捆,嘴里还对着沈玉英道。
“大伯要是问起来了,你就说我要用毛豆下酒…!”
沈玉英笑,有人背锅她还客气啥,今天吃完了不算,这几天她还要找机会,往空间里放点,留着以后吃。
割了两捆,两个人背着乌米,扛着黄豆往回走,这豆秧也是好东西,可是能喂牲口的。
两个人回到葫芦口,杨柳和李翠儿,赶紧给他俩打水洗脸洗手。
这个季节正是青纱帐最深的时候,山上又湿又闷,蛇虫鼠蚁也多,没有沈玉英领着,就不让两个小姑娘上山了。
沈玉英要是领着她们,也会往草木比较稀疏的地方走。
关于这些点点滴滴的关爱和照顾,两个孩子都记在心里,对沈玉英她们也是越来越亲近。
和沈玉英他们相处起来,也比他们哥哥要亲近自在。
沈玉英和陆常山洗完了手脸,又进屋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杨柳和李翠儿,手脚麻利的拿起她们换下的衣服去洗。
这在这里没有任何奇怪,别说十多岁了,这里七八岁开始洗衣做饭都是常事儿。
开始两个孩子给她洗衣服,沈玉英还有些不习惯,现在也不拦着了。
只给她们每人拿了两个高粱乌米,告诉她们晚上还有好吃的。
两个小丫头抱着衣服,喜滋滋的走了,她们现在吃得好住的好,婶子还会偶尔给她们塞些好吃的,婶子做吃食也好吃。
婶子都说是好吃的,那一定是顶顶好好吃的。
杨柳和李翠儿抱着衣服刚出去,楚玥就进来了,也一眼看到了那一大堆乌米,顿时也高兴了。
“娘!这么多乌米,这回咱们可以吃个够了!”
楚玥和沈玉英不愧是婆媳,爱吃的东西,也基本一样。
她算是九零后,她小时候高粱乌米已经不常见了,所以她小时候并没有吃过。
后来跟沈玉英吃过几回,便一发不可收拾,她本身就是学医的,更是知道这玩意儿的好处,还在网上查到,不同地方不同的吃法。
喜欢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