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围着篝火,举行了一场晚宴。
辽皇送宋皇一个羊腿,宋皇送辽皇一只珍珠鸡,如此你来我往,一直玩到了深夜才散场。
次日,双方都斗志昂扬的重新来到了高台。
昨日的一切只不过是热身,今日所要做的才是重点。
赵光义坐到了高台上继续当起了泥菩萨。
以赵普为首的十六位文官,步履沉重,目光坚定的对上了辽国的十六位文官。
双方谈了足足五个时辰,第一轮的和谈完成了。
赵普神色凝重的举着和谈的结果递到了赵光义面前。
赵光义看着辽国开出的条件,差点没气的从龙椅上蹦起来,“宋辽两国为父子之国,让朕称呼那个还未成年的辽帝父皇?这一条朕绝对不会答应。”
“宋归还占领辽国的十州之地,并割让真定府、河间府两府之地作为赔偿?一口气让朕割让两府之地,辽人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云、应、寰等四州之地,让他们自己去跟杨延嗣谈,又不是朕站的,朕不管。这一条朕也不会答应。”
“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百万两,绢二百万两,至幽州城交割。这一条……继续商量……”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这一条,朕可以答应。”
“……”
林林总总的十几条的条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条,第一,赵光义自此以后,在辽国面前就是儿皇帝,永远比辽皇第一辈。
第二条,就是归还占领的土地,并且割地赔偿。
第三条,就是赔款。
第四条,就是双方开展互贸。
除了双方开展互贸外,剩下的三条,在赵光义眼里,那都是不可能的。
让赵光义给人去当儿皇帝,那他名声就臭了,真要认了这个儿皇帝,百年之后在史书上,他的名声绝对不会被石敬瑭好哪儿去。
看过了商谈的条款以后,赵光义二话不说,命令赵普继续谈。
然后,双方再次展开了商谈。
经过商谈,割地的条款中,可以去掉真定府,但是河间府仍然在辽人索要之列。
其他条款,完全没变。
赵光义则告诉赵普,继续谈。
连着谈了两天,辽人死咬着不松口,逼急了就说要进兵攻打大宋。
赵普愁眉苦脸的向赵光义汇报着和谈了一切,“陛下,辽人死不松口,他们说这就是他们底线,他们不会再谈了。
如果咱们大宋还要讨价还价,他们情缘亲自派兵去取。”
赵光义气的吐出了一口逆血,他双手仅仅的抓住赵普,双眼直愣愣的盯着他,低吼道:“第一条,绝不能答应……”
丢下了这句话,赵光义就瘫倒在了龙椅上,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没晕过去。
赵普带着这个光荣的使命,和辽人进行了最后一轮的谈判。
经过谈判,最终第一条有关于儿皇帝的条件,改了。
宋辽两国结成兄弟之邦,双方以兄弟相称,以年龄论长幼。
作为改变第一条的条件,相对的赔款提升了不少,赔款的金额高达到一百五十万银两,二百三十万绢布。
当赵普向赵光义汇报此事的时候,赵光义闭着眼睛默认了这些条件。
条件谈妥了以后,双方起草了三份盟约。
双方用印过后,由赵光义协同辽国的萧太后和小皇帝,三人登上了那个最高的祭台。
由于赵光义身体不便,所以登上祭台的时候多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李昉。
李昉搀扶着赵光义,登上了祭天的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