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我的野蛮上司一共有多少个结局 > 第557节(第2页)

第557节(第2页)

&esp;&esp;新的上司刚刚进来一家公司后,通常下属都是会不服气,因为和以前的上司待在一起久了,忽然换个新的上司,大家都肯定以为是你把以前的上司给排挤下去的缘故,所以总会找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给上司,不过当上司一次两次三次能帮他解决时,他们会发现这上司其实还不错,他就会慢慢服上司。刚刚开始的前次难题,其实是下属对刚来的上司的挑衅,看看新来的上司是不是有能力带好大家。当这样难题大部分都被新上司解决之后,而且还处理的妥妥当当的。员工们肯定会服这上司,因为有能力,还很热心帮忙。一旦这些下属服气了,之后下属给上司的难题就不在是挑衅了,很可能就是真心的请教了,所以这时候新上司如果肯花点时间耐心的教下属处理事情的方法,这样下属们才会越来越佩服他,才会做事也会越来越主动,才不会继续找麻烦。可是邹经理的性格使得邹经理不明白这一点,下属一开始出的这些挑衅,他肯定知道是挑衅,当他把这样挑衅都解决后,下属都安安分分的了,解决了几次难题之后,我也很明显的感觉到邹经理的部属都比较服邹经理的能力了,如果邹经理肯花多点耐心教下他们,肯定这帮下属就会非常服邹经理的,可是邹经理的性格使得他误会了这一点,之后部属的诚心请教,他还认为是挑衅,于是不耐烦起来,开始劈头盖脸不分场合地批评或责骂下属,结果,前面几个月建立的一点威信很快就荡然无存,部属就感觉这上司有能力是有能力,但是太高傲了。全部员工就开始疏远他,当部门有什么事都不向他汇报,把他架空了,邹经理肯定以为下属们被他的能看所折服,所以也没感觉下属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才导致他在会议上有很多事情不了解。

&esp;&esp;可能是这几个月看到邹经理工作的能力和业务的上涨,也有点顺着邹经理,但是事情发展到现在这地步,必须要给他点严厉的警告了,否则他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总以为自己最大。所以这一次我把邹经理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邹经理。而且还开了个经理会议,我把我在每周的培训上的经验告诉了大家,还特别举出历史上年羹尧的例子,告诫大家希望大家以历史为鉴,别居功自傲而目中无人,这样会照成自己的信誉问题,同时也使得大家工作之间有不愉快。

&esp;&esp;经过这次批评后,邹经理有了好转,但是想重新恢复前面建立的威信的难度还是比刚开始的时候要难上好几倍呢,毕竟是你先开始让大家难受,肯定大家心里已经有了隔阂,想回复,那要付出的代价就要更高了。虽然这样,但事情的发展总算是在往好的方向上走,就这样,不久,两个部门之间相互攻击和扯皮的事情也慢慢的少了。

&esp;&esp;对于部门间的冲突与矛盾的问题,我会高度关注,部门之间有冲突和矛盾很正常,但是总比一潭死水好,那样的情况才是可怕的,不够到有人受到人身攻击时候,我还是不轻易出面去调解,我自己认为不需要事事都要通过上级去化解,要让他们自己有磨合的能力,这样的方法才对。不过,这个比较的度很难以把握啊,公司有几个这样的事件后,李卫发现,一旦部门双方搞到出现人身攻击时,事情的发展已经互相刺伤了双方,使双方的心里已经有阴影,就算有人出来协调还是很难和好的。看来自己在何时该出面协调,在这个“度”上面的把握上还是有所欠缺火候的。

&esp;&esp;就在邹经理事件的前面,某部门的贺经理刚加入公司不久,就与刘经理之间也发生一次冲突,那时候两人就在办公室里面大吵起来,而他们各自的下属也都围在里面看着,双方的问题最终也没得到好的解决,最后刘经理用力的甩下手,表示自己的不满,把门重重的“砰”的一关上就走了,后面他们的下属把我拉了过去进行裁决,经过我的一番了解,原来是因为贺经理要把出货的职能划到营销部,出货的职能里面有两个装货员,还有两个送货员,贺经理的想法是把送货员划给营销部,而装货员还是仍然留在pc部里面,当装货员装好货后就由送货员押车送出去,这样也没什么问题,还能减少点时间。但是刘经理的意思是有时会出现同时发两车货的情况,而且以前四个人都属于pc部,四人之间也有了默契,出了什么问题四个人都会相互帮忙则没什么问题。但要是当把四人分部门后,如果之后碰到装货忙的情况,希望两个送货员要帮忙装货的时候,那都不在一个部门,有时候来不急帮忙就。其实我认为这也没什么问题,真要是分了部门,双方分配好时间那问题就没什么大的了。

&esp;&esp;后面贺经理又列了十多个细节问题给我裁决,如在什么情况下出货员才去帮忙,谁在里面拉,谁在车上装等等。我一看,就有些恼火了,就在几个月前的组织结构变革上,我只编制了《部门工作职能表》,调整了几十项职能,分了各个部门经理,希望各部门自己按职能表规定的自行沟通协调。两个月的时间各部门就交接得妥当,只有一些重要的规定不清的问题才拿到总经理处裁决。可是没想到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也拿到总经理那协调,这种细节部门经理完全可以协调好。我仔细看了这些细节,发现贺经理太斤斤计较了,别说小公司,即使是大公司也没规定得这么细,还需要团队合作,于是提醒她一句:适当地吃点亏是福!同时又批评刘经理谈事情注意态度,有不同意见不可以甩门就走,要大家商量好了好好的谈,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发火,大闹起来。后来,我把这件事让她们各自的部属自己协调好。在这件事上,我发现贺经理太精明过头了,事事都斤斤计较、小家子气的,这就有是典型的小市民心态了。

&esp;&esp;我发现,贺经理做一件事情是可以做得比较好,但是贺经理那斤斤计较的性格,使没汇报一件事情一天要向我汇报多次,那种罗嗦简直让人受不了,我不喜欢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也要向上级汇报,但是从来不向上级汇报和鸡毛蒜皮的事都向上级汇报,这事情属于两个极端上。我一般也是在重要的人事和财务问题上才会向老板汇报,新来的钱经理,则从不向我汇报任何工作。后来几次这种类似事件后,我和贺经理谈了一次话,我问贺经理:以前她的上司对她的评价是什么。贺经理抬起头回答:能干,但是精明过头。我说:“没错了,太精明是一个极端,太糊涂也是一个极端,你很聪明,但聪明过头了就成了精明,如果你能适当少点精明和计较,你会更有前途的。”

&esp;&esp;新进来的一批员工,还有老员工、和上上一批进来的新员工、不管是节,颜色皆要不同,以示以后好区分,我将这些要求一一对部门经理提了出来。

&esp;&esp;在他们写每个程序文件的时候,我都要亲自参与会审,对于一些思路、条理、逻辑不清的文件,有时甚至要求全盘推翻重新写过,通常一个文件要经过两三轮会审才得以通过。经过各部门经理的会审把关,以及我的裁决。公司的程序文件风格基本像出自一人之手,程序文件既不过细,也不粗放,至少“该说的90以上都说到了”,文件的适用性较强。

&esp;&esp;在各部门经理历时近三个月的加班加点,终于将这二级程序文饥还有部分榷指导性文件以及四级文件大致的表格单据等编制会审完毕,在这次编写中大家经常是议不完不下班,加班会审到10多点都是常有的事了。而文监制完毕后,之后按《管理评审程序》召开了管理评审会议。

&esp;&esp;在新的程序文件中,对技术工作进行了明显的分工,以前公司管理的只有工艺工程师和模具工程师,而现在实行项目管理制里面,分成项目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品质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五种管理体制,使得分工更加的明显,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esp;&esp;在这些程序文件下来后,公司订单也有评审了,工艺更改与报价之间的信息也不致于脱节了。

&esp;&esp;样品和试产,有《设计任务书》和《项目计划书》了,项目工程师只要进行全过程跟踪并要进行总结分析,以达到快速量产的目标,这样使样品也就不会做不成精品了,大大保证了公司产品的质量。而产品的前期策划,生产和品质部门的工程师也可以参与了。模具制造过程,也要求有基本的品质控制点,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

&esp;&esp;检验标准也进行了统一,比如供应商和公司内部的抽样标准,还有邀请客户进行的抽样标准,而不是以前只检查部分这样的一刀切政策了。样品管理和量测具管理也规范起来,在以前是分为英制和公制的,这样明显的不统一,现在好了,有了规划使得大部分事情都有了统一。

&esp;&esp;这些程序的实施使生产主管的工作也规定得非常细致,需要对产品做组织、监控、协调、统筹的职责,再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当甩手掌柜了;刀具、工装夹具等也进行了规范。

&esp;&esp;……

&esp;&esp;在这套品质管理体系程序中,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常规性的问题在程序文件中大部分找得到。而在外审完之后,根据各部门实施的结果,对程序中的一些考虑不周的部分又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完善,使之更加的完善。

&esp;&esp;行政人资部组织员工进行了对新的程序文件了解的培训。

&esp;&esp;之后,通过了认证机构的复审,虽然这次文件的重新编制和实施时间非常仓促,才用了3个月不到的时间完成,程序文件也是刚培训,很多文件还没培训完,只是让大家自己去看,大家还不是很熟,但毕竟去实施了,比以前形式主义要好多了,认证机构的审核员认为三个月内将一个体系全部推翻重做,却能达到这种水平的确不容易。我相信,如果不是时间仓促,扎扎实实将新体系运行半年,经过培训、实施、日常稽核、改善,哪怕是严格苛刻的审核,一定是得到通过的。

&esp;&esp;一个不会沉淀文明的社会,永远只会处于原始社会。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社会文明就处于不断进步当中。几百年前,牛顿的三大定律,今天初中生就普遍学会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不断地踩着前人的肩膀而进步的,相信再垢十年,今天最前沿的科学,到时会出现在初高中的课本上。

&esp;&esp;有一句名言说的好:“没有记录的公司,迟早是要垮掉的!”一个不善于总结的公司会有什么前途,个人不也是如此吗?一个人不懂得自我反省,把一切的原因归结为客观原因和机遇,那他永远不会成长。成功就是靠不断地总结失败的经验才成功的,世间没有人能事事一次就成功,哪怕他是天才,也总要有失败,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得凹要经验得到成长。

&esp;&esp;作坊式的企业,靠的是每个师傅的个人经验,依靠一种古老的师傅带徒弟口传相授的方式,而不是依靠文字记录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可想而知有多少成长?

&esp;&esp;所以,我认同臻总的模具设计水平,但从不认同臻河整体的技术水平,臻总的技术不能等同于企业的技术,只有将个人的经验沉淀为企业的经验,结合大家的经验水平,这个企业才能突飞猛进。

&esp;&esp;臻总是个能人,他也喜欢用能人,当碰到某个挫折时,他首先想到是找到一个能人,但是,以前他找的这些能人,都是做完事就不记录的能人。现在需要的是一帮既能做事,又能将成功的经验沉淀到文件中的能人,而不只是光会做事的能人。

&esp;&esp;个人经验沉淀为企业经验分两个阶段:一是先沉淀到文件,二是再培训到基层。这样,工程师就有会时间去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因为对基层员工做了相对的培训,就不需要什么事情都去找工程师来解决了,重复性的错误也就越来越少了,中高层管理技术人员的经验就可以不断地沉淀到中基层,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只有基础牢靠了,才能稳健的进步”企业也是如此,这些个人经验沉淀的使得公司地基就越来越牢固了。

&esp;&esp;由于大量的培训,培训室要进行重新装修。我让行政人资部做好下半财年培训计划,计划花3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大家适应新的体系,并开始招聘i体系稽核员,准备对体系进行日常性的稽核,确保体系能有效地执行。

&esp;&esp;之后开始初步的培训,月底开始,公司开始大规模的培训,包括程序文饥检验标准、量具使用、机械制图基础、5s、品管基础知识、现场管理基础知识、管理思想和理念等等,教材有部门经理自编的教材或者vcd光碟。

&esp;&esp;bo表、工序作业指导、检验指导、qc工程图等,根据abcd客户分类,并按主生产计划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制。到1月份,ab类客户的文件资料基本上编制完毕。

&esp;&esp;我悉心打造的这艘战舰,现在已经开始颇显规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