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说完了之后,燕彤又想起雷涛来了,随即问道:“刚刚那个从你这里出去的人是谁啊?”
听到燕彤问起雷涛,乔群民随即把雷涛的来历说了一下。
“老乔,这件事……你还是要好好想想清楚的!”燕彤看着乔群民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一个念头,“昨天小军的车子就是和他的车碰了一下,原本也没多大点事,这家伙还弄到了交警队去了!”
听她这么一说,乔群民就有些纳闷了:“这个雷总要办的事情就是宁主任交代下来的。”
“那是他不想回驳祝援朝的面子。可你想想,有哪个当老子的知道了儿子被人欺负了,像个没事人似的还要帮人家办事呢?这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后台啊?”
听燕彤这么一说乔群民心里倒的确是有些犹豫了。宁谦昨天电话里,也没有“特别指示”。他交代这件事的原话是“后勤祝部长介绍了个人叫雷涛。他想要……你给他办一下吧!”
从头到尾宁谦都没有说那句他常说的“这个事情很重要。”习惯于揣摩领导意图的乔群民总结出了宁谦下达指示的时候在语句中的一些用词特点。如果说了这句话,那么这件事情就的确是非常重要。一般的事情,他都会说“办一下。”
这么说来宁谦应该并不是很重视这事情!
宁谦没想到,自己说话时的一些习惯被乔群民竟然解读到了这种程度,这的确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了。他只是凭着事情的重要程度来说这些话的,但从来都没有说“一般的事情”就是不需要办的。只有那些重要的工作才需要认真对待。
自以为了解了领导意图的乔群民随即又分析起了整个事情的利弊得失。他的顶头上司是宁谦。雷涛那边则是祝援朝的关系。祝援朝其实和乔群民的级别是差不多的。但是真要比起来,乔群民所在的军务处,比基建营房部地位要高一点。乔群民完全没理由为了讨好祝援朝而去得罪宁谦的。
想明白了之后,乔群民对燕彤说道:“大姐,我知道这事该怎么办了。”
一周后,雷涛如约又来了一趟。这次来乔群民完全变了一副面孔。
“雷总,这个转业士官的安置工作,根据上级的最新指示,所有的具有一定技战术能力的战士和士官,必须加强转业安置的管理工作……”乔群民一上来就给雷涛念了一份红头文件中的一段。
按照乔群民对于这份红头文件的解读,由于地方上出了几个大案子,都是转业和退伍的军人参与实施的。这些拥有一定技战术能力的军人一旦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就比较大。所以要求各部队对于这些战士和士官的退伍转业安置要加强管理,务必使他们能够正常的得到工作和生活的安置。防止他们这个群体出现重大恶性案件。
原本这个文件的意思和雷涛的这个设想根本不矛盾,甚至雷涛的提议对于贯彻实施这个文件是由积极作用的。但俗话说“歪嘴和尚念经,好经也会念歪掉。”经过乔群民的一番解读,这个文件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必须对你们的企业进行一些审核和调查,这些军人如果转业安置到你们企业后,你们打算怎么使用他们。会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些我们都要进行评估和审查。所以现在我还没办法答复你。你先回去把企业的资料和安置工作计划这些报上来,我们审查之后再通知你……”乔群民这么一打官腔,这件事基本上就要被“拖”过去了。
雷涛对于乔群民的态度,虽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但现在他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雷涛就算是坚持,也没什么用。他也就没多久留,直接告辞离开了。转身他就找到了祝援朝。
祝援朝对于这事情也有些纳闷,他还给乔群民挂了个电话询问此事,结果同样被乔群民给挡了回来。这下子祝援朝也没办法了。
“老宁现在在华沙,这事情恐怕还得等他回来了……”祝援朝有些无奈地对雷涛说道。
在南靖碰了一个钉子之后,雷涛也没了别的办法。他只能先回邯江再做打算。回到邯江之后,天色也已经很晚了。他是直接回的家,可就在他上楼的时候,却在楼道了差点摔了一跤。他们楼道里的楼道灯坏了,一直也没人来修。雷涛摸黑上楼的时候一脚踩到一个软软的东西。
“哎呀……”一声惨叫,惊动了楼上楼下的人。借着住户们开门之后,透出来的微弱灯光,雷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尹利本。
“你……”尹利本被雷涛踩了一脚之后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跳的三丈高,正准备骂人的时候,一下子又蔫了。
他也看清了雷涛的面孔。上次来的时候雷涛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看到雷涛之后,他立刻蹲到了楼道的角落里去了。
雷涛也没管他,径直上楼开了门。可没想到门刚一打开,一把漏勺就朝他头上砸了过来。
“荷姐!是我……”还好雷涛反应够快一把抓住了余荷手中的漏勺。
余荷看清楚了之后,一下子长出了一口气。她今天回来的时候,没注意尹利本就跟在她身后,差点就被这家伙溜进了门。把尹利本关在门外之后,余荷就一直在打雷涛的电话,可没想到雷涛的手机没电了,一直都打不通。秦殊这几天出差了,她也想不到有什么人好求助,只能惊慌地守着门。
“你!给我进来!”雷涛站在门口对楼道里蹲着的尹利本喊了一声。尹利本听到雷涛叫他立刻忙不迭地上了楼。
进了屋之后,他开口就说道:“小荷,你总得容人家把话说完吧,我是给你家里人带信来的,又不是来逼你和我睡觉的……我饿了!”
听他说给余荷的家人带信,余荷半信半疑地转过了头。可没想到这家伙见余荷转头,马上就嚷嚷着饿了。
余荷正要赶他出去的时候,雷涛沉声说了一句:“荷姐,给他下碗面条吧!给我也来一碗。我也没吃晚饭呢。”
听雷涛这么一说,余荷哼了一声进了厨房,很快两碗面就端了出来。不过在尹利本看来,这两碗面……完全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雷涛的面碗里满满地一碗,还有一个荷包蛋和火腿肉片。而尹利本的面碗里除了面汤就是面,连葱花都没有。
雷涛看着尹利本一脸不满的表情,摇了摇头,把自己碗里的那个荷包蛋给他夹了过去:“把信拿出来吧!”
尹利本一把划拉过那碗面之后,说道:“她家里也没人会写字,是个口信……她哥出事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一次坐飞机
“我哥出什么事了!”听说哥哥出事了,余荷惊声问了一句,看他还在吃面立刻跑过来要抢他的面碗,“你还吃……还吃……快说啊!到底出了什么事!”
余荷的喊声中已经带上了哭腔。尹利本扒拉了几口面含糊不清地说道:“我饿啊……你哥出车祸了……拖拉机……”
他死死把着面碗,一边吃一边说,总算是把事情说了个大概。
上次余荷给家里寄钱,汇了三万块钱。其中一万是赔给尹利本的彩礼钱,这些钱都汇给了她嫂子。她嫂子虽然是尹利本的妹妹,但这个女人精明能算计。她知道这一万块钱给了尹利本肯定没几天就吃光用尽了。想来想去,她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这车让她老公开,让尹利本跟车跑运输,算是两家合股的。
原本,尹利本还不答应,可他妹妹就是死把着钱不给他,他也没办法。郎舅两人就开始了从村里往乡里的短途运输。他们那里虽然穷,但由于是山区林地,当地有不少人采集野生草药和松蘑之类的山货。村里不通公路,只有一条狭窄不平的山道,运输要么靠人力,要么就是牛马之类的大牲口。所以说余荷她嫂子还是挺有眼光的。
他们家这台拖拉机是村里第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