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通过托马斯陈的研究,这项技术开始像无线信号传输转变了。当初关于微机电系统无线信号传输技术,托马斯陈还有一篇技术论文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的。
他的导师钱伯斯教授和一个律师马克伯克就在那个时候成立了domcus公司。当初他受钱伯斯教授的邀请还曾经在domcus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把所有的技术研究进展都和钱伯斯教授用电子邮件交流。这项技术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盗用了。
后来经过托马斯陈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doms技术的全部研制实验和论证。但他万万没有想到,domcus公司将他的doms技术以钱伯斯的名义向联邦专利商标局申请了专利。当托马斯陈申请专利的时候,自然就被驳回了。
随后他和钱伯斯以及domcus公司就展开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专利诉讼。
“我最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那篇论文,就是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经过多轮诉讼之后,已经确认我为这项技术的首创发明人。但对于我主张的专利所有权,法院一直都无法认定……”托马斯陈说到最后有些无奈地说道。
托马斯陈所说的这些往事,在雷涛听来就是一个老师剽窃学生发明的卑劣行为。而事实上,这个专利诉讼的关键就在于钱伯斯和托马斯陈之间的那些探讨技术研究过程的电子邮件。
不过,这些邮件,由于托马斯陈没有刻意保存,仅剩几封不太能说明问题的内容了。按理说电子邮件运营商是可以提供服务器备份的。但是由于联邦法律保护个人通信**,在邮件收发双方只有一方许可的前提下,电子邮件运营商拒绝提供服务器备份。
“这件案子,基本情况就是这些了。现在你说,你能怎么帮我呢?”托马斯陈有些好奇地看着雷涛。
其实雷涛并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的办法。雷涛想了想之后说道:“陈博士,这位是小庄。他的老师是陆大维教授……”
听到陆大维的名字,托马斯陈印象很深。他们两人在几次国际技术研讨会上见过。交往的虽然少些但还是彼此都熟悉的。
“陆教授还好吗?他研究的纳机电系统进展如何了?”托马斯陈对于技术完全是痴迷的。当听说庄辰是陆大维的学生之后,他立刻问起了技术问题。
这个纳机电系统,其实就是微机电系统的升级版。微机电系统是微米级别的。而纳机电系统则是纳米级别的了。两种技术都是目前比较尖端的技术。托马斯陈对于陆大维的纳机电系统可是垂涎很久了。
庄辰对于托马斯陈的提问,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刚刚他们还在聊关于doms技术的事情,现在托马斯陈却问起了纳机电系统。他把头转向了雷涛。雷涛对他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和他聊聊。
于是两人就聊起了陆大维正在研究的纳机电系统。聊了一会儿之后,托马斯陈明显有些心潮起伏了。他这么多年荒废了专业的研究,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和domcus公司的诉讼中去了。而在大洋彼岸,陆大维已经在纳机电系统的研发上远远地走到了他的前面。这又怎么能让他不痛惜懊悔呢!
就在这时,雷涛笑着说道:“陈博士,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参与到陆教授的研究中去啊!”
雷霆公司是陆大维后续研究的赞助商。几乎所有的研发资金都是由雷霆公司提供的。而雷涛说这个话,明显就是打算勾搭这位惊才绝艳的天才工程师了。
雷涛的话让托马斯陈怔了一怔。而就在他愣神的功夫,雷涛已经把他的条件说了出来。
雷霆科技将收购托马斯陈建立的工作室。并将这间工作室迁往邯江。随后他就可以在邯江和陆大维一起投入到纳机电系统的研发中去。不过雷霆科技从今后将优先购买托马斯陈的技术专利的权利。与此同时,他之前的所有发明也将同时转移到雷霆科技的名下了。
可以说雷涛此举,完全就是跟着nimade公司学的。而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明,雷霆公司拥有这些技术并不会采取排他性的专利经营策略。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衍生产品。
托马斯陈现在已经完全被雷涛的话打动了。他不想再继续蹉跎下去了,但同样的他也不愿意放弃对专利所有权的追索。而如果他答应了雷涛的提议。那么他可以和陆大维一起研究纳机电系统。他的专利所有权也将由雷霆科技负责追索……
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他自然不可能拒绝。在王薇琳的见证下,他们草拟了一份合同。
“狄克,你和小庄先带着陈博士回国……”和托马斯陈签订了协议之后,雷涛对狄克吩咐了一番之后,独自留在了摩国。
虽然对雷涛的这个决定有些纳闷,但狄克和庄辰还是习惯性地听从了雷涛的安排。送走了狄克他们之后,雷涛再次找到了王薇琳。
“王律师,我想请你帮忙找到钱伯斯教授!”雷涛知道马克伯克将公司股份卖给nimade公司之后,回到纽约经营他的律师事务所去了。按照他从托马斯陈哪里得到的信息,马克伯克这个人应该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
但钱伯斯教授的下落却没人知道。他在摩国也不认识什么人,所以只能找王薇琳帮忙了。王薇琳也的确非常能干,没多久就给了雷涛一个准确的回复。而雷涛得知钱伯斯教授的下落之后,也是吃了一惊。
钱伯斯教授如今已经病入膏肓,正在加州的一间医院里,等待着死神降临。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的审判
摩国加州的奥尔巴尼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只有44平方公里,在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不到17万,这样的规模在华夏国内可能只是相当于一个行政村。全世界共有32个奥尔巴尼市,其中28个在摩国。而加州的奥尔巴尼市只是其中一个。这就好比华夏国内王家村李家庄遍地皆是一样。
奥尔巴尼距旧金山只有20钟的车程,距伯克利市中心15钟车程。这三个城市事实上是连在一起的,但在行政区域上是彼此**的,没有隶属关系。奥尔巴尼城市虽小,但有100多年的建城史。
旧金山区域全年的气温都在摄氏10…20度。雷涛到这里的时候正是这地方最冷的时候,可走在街上,大太阳下穿短袖的人比比皆是。可能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促进了旧金山周边城市群的迅速发展。而华夏国内如今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农村城镇化。在这里其实可以看到华夏乡村的未来。
像奥尔巴尼这样的小城市,在旧金山周边有101座。这些城市依山临海,兼具大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田园的恬静。奥尔巴尼人以具有良好的社会治安和最优的基础教育而感到自豪。奥尔巴尼的学生在全加州历年学术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
治安状况、教育水平是与居民素质密切相关的。奥尔巴尼64%的居民都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可以说除了年龄未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之外,其他的居民基本上接受了高等教育。
钱伯斯教授出生在奥尔巴尼。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奥尔巴尼相邻的伯克利堪称大学城。这座世界名校所在的城市居民中有着大量的大学教授、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由于与世界名校相邻,奥尔巴尼也具有了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奥尔巴尼的天特别的蓝,能见度特别好,阳光是特别的亮。当地居民穿着得体,气质高雅,彬彬有礼,开车礼让,见面微笑。加州阳光可是世界知名的。甚至在华夏国内有不少的新建楼盘都取名加州阳光或者加州小镇。
第一次来到加州的雷涛面对如此纯净的蓝天和阳光显得有些不适应。开车时不得不戴上了墨镜。
在奥尔巴尼的市立医院。雷涛见到了钱伯斯教授。
钱伯斯教授得的是肝癌,据说这和他常年酗酒有很大关系。看着躺在特护病房里,骨瘦如柴轻薄的仿佛贴在床铺上的他,雷涛不由得心生感概。钱再多也没命花,应该就是指的这种人。
已经是病入膏肓的钱伯斯,每天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是有意识的。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昏睡和痛苦的煎熬中度过。常规镇痛剂已经无法让他抵御病痛的折磨了。医生不得不根据临终关怀的相关规定,给他使用大剂量的吗啡。这中引鸩止渴的办法也只能用在这种癌症晚期的病人身上。
这种相当于吸毒的治疗,使得钱伯斯每天的昏睡时间更长了。也只有等吗啡的效果渐渐消逝,钱伯斯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