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官翔文书指什么生肖正确答案 > 第404部分(第2页)

第404部分(第2页)

“哟,书记,什么事你让刘秘书喊一声,我过去不就完了吗,怎么你还亲自过来了……”王双阳突然推开了门,倒让严宁为之一楞,急忙起身将王双阳让了进来,心里却是跟开了锅一般不停地合计着,该怎么能在不撕破脸的情况下,搪塞过眼前的这个难关。

基本上严宁和王双阳是不会串办公室交流的,既使有也是严宁上门汇报,而不是王双阳屈尊迁就严宁,作为市委的一把手,这点骄傲还是有的。但这一次,王双阳居然反过来找严宁亲自来谈,从姿态上来讲,算是摆的很低了。但王双阳的姿态摆的越低,严宁的心里就越长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王双阳这是上门逼宫来了。

“有事吧,书记……”热情的将王双阳让到沙发上,又亲自泡了一杯茶摆在茶几上,严宁也坐在了沙发上,其他书友正常看:。静静地等了一会,看王双阳仍然沉默不语,丝毫没有先说的意思,严宁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的苦笑,这人都上了门了,躲是躲不过去了,若是不想撕破脸,打破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衡,还真不好回拒王双阳。

不过,这种屈尊降贵,不顾脸面,毫无体统的事情,估计也就王双阳能干出来,换成刘鼎锋和严宁,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看似逼宫,实则举白旗的下策来。由此也能看出来,王双阳主动地挑起战火,预期的结果没达到不说,反倒被刘鼎锋挤到墙角了,说他是外强中干还真没冤枉他。

“嗯,我来找你商量一下郑德银的事情,这个同志学识能力都不错,你也是京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有几斤几两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我是相信德银同志的觉悟的,不至于因为些蝇头小利而违反原则,若真是想发财,凭着他的学历,几十万,上百万的薪水还是很轻松的吧……”严宁打破了沉默,给了个台阶下,王双阳也就不再保留他那已经少的可怜的骄傲和自尊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评价起郑德银的品性来。

“嗯,几封告状信而已,说明不了什么实质性问题,纪委不是要着手展开调查吗,总有真相大白的时候……”这个老家伙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在说废话,郑德银是怎么回事谁不清楚,不过是受到秧及的小池鱼罢了,是死是活谁会去管他,重要的是橡胶集团,想要把我绑上你的战车,也得让我觉得值得才行。

“郑德银的问题还是小事,主要是橡胶集团,橡胶集团已经到了不调整不行的地步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开拓市场,把企业红红火火的开办下去,不能让数万名职工因为经营不善而下岗,而衣食无着,更不能把这些职工全面推向社会,给双江带来不可预知困难……”严宁顾左右而言他,兜兜转转的在郑德银身上绕个没完,王双阳知道若是任由严宁继续胡扯下去,一下午也别想套个准话来,索性心一衡,直奔橡胶集团这个主题,看看严宁倒底有多大的胃口。

~

261、妥协

261、妥协

?“书记,您觉得调整橡胶集团的阻力就是刘市长吗?要我说不是,是其中纠缠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我早就和您说过,橡胶集团虽然弊病重重,但不适合下猛药,压的越紧,反弹的越大,您要揭开这个盖子,可是要惹火烧身的,书迷们还喜欢看:。我建议您还是拿郑德银被举报的事情做个引子,往后压一压再说吧……”本来并不想发表意见,但王双阳的不依不饶让严宁很无奈,事情都是明摆着的,为什么偏要去钻这个牛角尖。一个刘鼎锋都把你搞的手忙脚乱,又凭什么去应对那些尚未可知的政治势力,量力而行的道理难道你王双阳不明白吗?

“橡胶集团眼看着就要病入膏肓,趁着还有缓和的余地,去除顽疾,才能轻装上阵,焕发出新的活力。再说了,调整的目的是要发展生产,搞活经济,而不是去揭什么盖子,既使填不平窟窿,也不能任由他就这样越来越坏。郑德银接受调查,那就再换个人选,总之橡胶集团的颓势必须得改变……”很明显,严宁的话王双阳并没有听进去,不但坚持着他并不成熟的观点,甚至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以及命令的口吻要求严宁,这个态度实在不太像来求人的,严宁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从心往外透着几分的不高兴。

“只做调整,不揭盖子?这话鬼都不相信……”严宁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茶水,整个人归于了沉默,不想再发表任何意见。有一种直觉告诉严宁,眼前的一切都是假像,假像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王双阳此举绝对另有所图。

双江橡胶集团建厂时不过百余职工,经过数十年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壮大,为双江,为北江,甚至为全国的经济发展都贡献了巨大地力量。眼下虽说弊病重重,但设备老化,负担沉重,机构雍肿几乎是国有大型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既使出了问题,这个板子也不可能都打到王双阳的身上,完全都可以归咎为历史遗留问题,慢慢解决,慢慢消化,这在华夏几乎是不成文的惯例。

可是王双阳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揭开橡胶集团的盖子,绝对不会因为职工告状,那应该只是一个引子,或者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目的若是摸不清楚,绝对不能去替他冲锋陷阵,闹不好就会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炮灰。

“听说中央的精简领导指数的决定下来了,党委和政fu都要进行微调。宝江同志年纪大了,自觉精力大不如前,想要调回省委宣传部,前两天我跟张书记提到这个问题,张书记对双江的工作还是支持的。这样一来,你年轻,思想活跃,精力旺盛,以后身上的担子可要更重了……”或许是看到了严宁的表情,意识到自己的语气过于强硬,或许是认为严宁在抬高价码,王双阳撇开了这个话题,转口提起了精兵简政的问题,大有以此作为筹码来交换的意思。只是,严宁依然沉默,望向王双阳的眼神里散发出一阵不屑的冷光。

还是封官许愿的老一套,这对别人或许成效显著,放到严宁身上实在有些不够看了。凭着在双江推进的税费改革,凭着对县域经济的超强理解,凭着老师谢天齐在学术界的声望,凭着凌家雄厚的政治势力,严宁既使到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这样的大部委,也轻松能混到厅级实职。上到省部级也不过是时间上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何况王双阳既使想借着精简指数挤走严宁,不说马芳河同不同意,就是张令森也得深入考虑一下。

严宁和王双阳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格局不一样,对仕途的理解同样有着区别。不是世家子弟体会不到世家所具有的荣耀。王双阳既使被宗家吸纳到了核心阶层,但毕竟与严宁这样被凌家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情况不同,没有雄厚的实力做支撑,自然看不到深层次的问题,最终只能把严宁进步的要求,当成与自己一般攀爬的理由,这境界的差别,不是仅靠后天努力就能弥补的。

“上回你和我说的张东盛,这个同志地觉悟很高,能力也很强,把旅游产业干的红红火火,继续磨练敲打一务,绝对能出块好钢,省里给咱们旅游产业提了半格,这回就一起作为副厅级局长候选人上报吧,其他书友正常看:。对了还有他那婆娘,一下子招了几个亿的项目,这就是能力,要我说挂个常委完全够格的吗……”王双阳也知道,一个专职副书记不可能满足严宁的胃口,可现有的指数就这些,总不能把自己这个书记的位子都让给他吧。不过不要紧,严宁重感情,对他手下的那帮兵最为义气,用这些人的前途做支撑履试不爽。王双阳的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嘴里不停地跳出着人名,一点一点调着严宁的味口,不相信严宁不会就范。

“王书记,橡胶集团职工聚众闹事那天晚上,您跟张书记汇报了这个问题吧。唉,我原本以为你会瞒着不报呢,这步棋走的,失策啊……”王双阳把严宁的情况摸的门清,对严宁线上的干部不说了如指掌,却也而熟能详。一个接一个的人名往出跳,毫不吝惜称赞的语言品评一番,毫不犹豫的大肆封赏,直有让严宁满意为止的架式。

刹那间,严宁的思路被打开了,能让王双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