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百八一杯呀?价值连城啊!
这不知道是多少年的陈酿,专门给杨广喝的。
这里头可是黄酒,那不是蒸馏酒。
说:“当时有没有蒸馏酒?”
有!
咱中国蒸馏酒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至少从现在出土文物就能证明。
所以,不像有些人老说:“哎呀,你们这个小说里头啊、评书里头啊,喝酒喝的都是低度酒。”
不是!
有喝高度的!
但是,到了南方、到了江都扬州,那这酒就是南方的黄酒,非常醇厚。
但这玩意儿也不能多喝。
怎么?黄酒后劲大。
你觉得酒精度低吧,你喝到肚子里头后反劲儿,风一吹呀,“哎……”
出门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个事儿,我这最有发言权了。
怎么呢?我就出过一次洋相。
有一年,我到江阴出差。
当地的几个朋友热情招待,又请我吃河豚、又请我吃竹鼠,当然都是人工养殖的。
反正就是人家那一带比较有名的东西。
请我喝的就是当地的黄酒。
我这个人爱喝酒,而且,白的、黄的、啤的、红的都爱喝。
但是,作为北方人,就把黄酒来看成佐餐酒。
平常在家里头,我也喝花雕或者我们山东的即墨老酒,倒那么一杯,顶多喝那么一瓶一斤,晕晕乎乎的,挺好受的。
没有拿它真正当过酒席的酒喝过。
所以,要说喝白酒,那明白自己多大的量;喝啤酒也明白自己多大的量;甚至说,喝果酒、喝红酒也明白——基本上到了那个量了,控制住,哎,别喝醉了。
但,这黄酒从来没喝醉过。
为什么呢?不是说能喝,而是从来没跟朋友一起在酒桌上把它当过酒桌的大酒喝过。
你不知道你多大的量。
因为北方人很少喝黄酒。
所以,到了江阴之后,人家热情招待,拿大高脚玻璃杯,“咚咚咚咚……”
基本上,这一玻璃杯就得半斤多啊。
“哎——来来来来……”
热情客气,人一仰脖,“咚咚咚咚……”
一杯酒下去了。
我一看,人家这拿这酒当水喝了,咱也不能怯场啊,来吧!
一仰脖,“咚咚咚咚……”
这一杯酒也下去了,当啤酒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