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战嘿嘿笑了,索性的转过身子,而加福也转过来,小脸儿对着小脸儿,这就方便喂,奶妈帮忙,手臂绕过萧战身子,因那碗在左手上,在靠近席面的地方,就得绕过萧战身子帮着托小碗,萧战就喂加福。
厅上鸦雀无声,这会儿没有人能想得到吃饭。
他们全看着这一双小儿女们,加福也握一个调羹在手上,就着萧战的小碗舀起来,也喂给萧战。
这是他们经常在袁家吃饭时的动作,玩累了加餐,趴在小桌子上分吃一碗。今天当着人这样的吃,娴熟得跟孩子吃奶似的,让没见过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又生出满心艳羡。
这是最美好的一幕,两小无猜,天真无邪。又青梅竹马,两家的身份又各各显赫,以后前景明朗不想也知。
哪怕是再怀着沉重心事来的人,如东安世子,如靖和世子,如鲁驸马还没有救出林公孙心情一般,也不由得轻松起来。
似看到春燕回帘,双羽剪剪。似感受大地回暖,春风拂面。一瞬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全进入到心头,一切不好的东西尽数扫光。
三三两两的,客人们轻笑着低语。
“真有趣儿,”
“打小儿就这般的好,长大了岂不是更亲密无间,”
议论声中,安老太太油然的笑了。家运亨通,看上去长长而又久久,岂有不喜欢的道理?
这里还有不少孩子们,除去袁家的加寿香姐儿小小子小夫妻以外,别家也有孩子们在。过生日的是个小孩子,把小孩子带来也可以陪她。
见到这一幕,有一个女眷打趣自己儿子:“表妹在这里,你要不要去喂她?”原来他定的是自家表妹。
那小子和萧战差不多大,不懂害羞的年纪,见大人这样说,真的抱个果子去找小表妹。小表妹坐在别的席面上,见到他来也很喜欢,也把一块吃的给他。
太子见到,就和加寿开玩笑,挟一筷子菜送到加寿嘴边:“看你只是盯着三妹,别看了,有我喂你。”
加寿也给太子喂一块吃的。
身边萧战和加福吃完,把一碗肉羹,奶妈不时添加到小碗里,两个人和平时一样吃得精光。萧战鼓起小肚子说饱了,加福也说饱了。两个小孩子要下地,萧战道:“我们去荡秋千。”要两个大桃子,桃子太大,一只手握不住,给丫头拿着,和加福手扯着小手离开。
他们出去以后,客厅上笑声此起彼伏的出来。太后总有扬眉吐气之感,隔着席面目视侄子:“怎么样?这是好女婿吧?”
“太后说的是。”袁训就知道姑母要和自己算旧帐。他在回京以前,封封信中都流露出小王爷生得不好,这亲事许的可就不好的心思。
除了这个,还有加寿儿的亲事,袁训在金殿上当着百官的面辞过亲事,这又是一笔帐。
袁侯爷机灵的捧起凤首酒壶,走到太后身边哈哈腰,见太后面前的酒是满的,陪上笑脸儿请太上皇和太后吃酒,自己殷勤地当倒酒的。
落得太后一个白眼儿,太后吃了酒,让他倒满,因身边空下两个位置,让瑞庆长公主夫妻坐过来。
劝酒的功夫,执瑜走到称心身边,把自己爱吃的东西给她。称心也给他一样。执璞也去到如意身边。厅上虽然没有小王爷和加福,但重新热腾。凡是定过亲的孩子们,都找到自己的小另一半儿,嘻嘻哈哈声几乎冲破厅顶。
太后满意,悠然自得的又吃一杯酒,暗想孩子们有好亲事,自己这就能放心。太上皇看出她又想娘家孙子们,太上皇不识趣的打断道:“成王,成王,”
太后火了,憋住气问梁山老王妃:“你给宝珠什么好吃的,宝珠不能乱吃东西。”老王妃还以为太后是关心宝珠,本来给忠毅侯夫人也是单独备下,早就送到她面前。
老王妃就回话:“三个汤呢,”
听到,太后就道:“成王妃也有了,她养身子不出门儿,送一碗给她。”老王妃答应下来,梁山王妃指派家人去办。太后对太上皇横上一眼,太上皇又眼观鼻,鼻观心的喝酒吃菜,好似还是没看到。
太后绷一绷面容,看看我并不偏心吧?
……
午后散酒的功夫,梁山老王请皇叔陪太上皇。先太上皇子嗣,有故去的,还有今天没来的,只有三皇叔在这里,老王托给他。
他自己往后面来,经过青竹夹径的通道,又经过两道月洞门,出现在面前是三间草屋。
这是富贵的人家经常干的事情,金玉看多了,木头根雕全是好的。雕梁画栋住的久,稻花儿鸡鸭是好的。
梁山王府也有这地方,上面三个字,思贤堂。是老王的父亲静修的地方,萧观嫌气闷从不过来,老王回京以后,把这里当书房,表表自己淡泊名利之心。
秋风吹动草屋墙头上的野草,还有两枝子小黄花,只看这里,和城外村子里没有两样。老王兴致勃勃看着,还有两句改过的诗出来:“结庐在人境,不求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