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侯门纪事中萧明月 > 第三百九十六章功劳是加寿的(第4页)

第三百九十六章功劳是加寿的(第4页)

袁训起来,嬉皮笑脸:“我把执瑜执璞送来陪您说。”说过施一礼,后退就走。

直退到厅外去,抹抹额头上汗水,这本是装模作样给太后看的,任保把他揭破:“侯爷,就要七月,这天气也还热不是?”

侯爷恨他捣乱,就瞪他。任保自己打个哈哈:“秋老虎哈,还是大毒日头。”侯爷在太后看不到的空儿里,对着他拂袖而去。

……

月上柳梢头时,袁训把太子殿下迎进门。往书房里一坐,袁训把灯吹熄。太子微愕,想岳父这里不必担心安全,难道是有计策不成?

太子带着惊喜:“我知道岳父曾数次大捷,也知道岳父让求情的人也缠到怕。听说各府中都有手段对付上门为郡王们求情的人,岳父今天是想展示手段?”

有茶香飘来,袁训把泡好的茶为太子倒上,徐徐从容而回:“殿下,数次大捷,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众家兄弟们齐力合力,王爷调度有方,如果有手段,也是皇上的。”

黑暗中,他眼神儿清亮可以看见,里面毫无一丝一毫炫耀和压抑之意,太子敬佩地接过茶水,轻笑道:“岳父说的是,”

想想,又加上一句:“这是岳父的忠心。”

见袁训的眼神闪动一下,嗓音更沉下去,低低的,若风中呜咽,带着莫明的感伤:“都忠心,那谋人性命的,也不见得不忠心。”

太子吓一跳,手中茶水溅几点出来在手上,让他一痛,也顿时清醒。这就不再反问,而是寻思岳父的话。谋人性命的,难道还叫忠心?

太子知道对他忠心的人,对别人会有两副面孔。但谋人性命的,除去为了他为了父皇,只能是为私不是吗?

他想着心事,袁训不再说话,房里这就安静,房外的动静听得分明。鼓打二更以后,有脚步声往这里来。不轻不重,可能主人本来脚步就重,压着走,在夜里听着还是通通。

书房门上竹帘,可往外面视物。院门大开,可以看到来的人。见他不避也不怕的进来,在院子里黄土地上站定,往房里看看,见灯火没有,面上不禁黯然。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来寻找袁训,但他既无家人引路,也不寻人通报。太子疑心上来,见他却也不走。往地上一跪,对着书房正门竹帘叩起头来。

他叩得不疾也不徐,但个个叩得有动静出来。把太子又吓一跳,以为他知道房中有人。正纳闷他怎么不到廊下来叩,回话也方便。猛然想到来人面熟,是靖和郡王的家将,对靖和郡王忠心无比,他叫张豪。

这就恍然明了,轻声问袁训:“这不是岳父安排?”

“不是。”袁训轻声回他。

太子皱眉,看着张豪动作,这就兴致上来。见他嘴角喃喃,不知在说什么。细听听,他在数数儿。他边叩边数,叩到:“一百。”起身出去。

失意人在月下的背影,不管明月怎么明亮,都透出寂寥。

而院中,一直没有人出来。

直到看不到张豪,太子长长出口气:“他这,竟然是天天过来?”袁训先去点亮烛火,烛影下他面容凝重:“我避他不见的时候,他就晚晚翻墙到这里来。头一天小子们没拿他,是以为他想来偷东西,想人赃并获再抓他,不想他是来叩头的。书房有人值夜,他不能说不知道。他是见不到我,我实在怕了他。他就生出这个主意。殿下,这是个忠心的人。”

太子也赞成,略一点头就问:“他要什么?”

“他要的多,他要保靖和郡王性命,又要保靖和郡王一家不受连累。”

太子隐隐生气:“岂有此理,这太过份!”但想到他刚才举动,又打心底里可怜他。袁训见他深思,悄声又道:“殿下,靖和郡王杀的三员将军,出自江左郡王帐下,也是忠心的人呐。”

太子可怜的心思让这句话打散,怔怔的犯起糊涂。岳父让我来看他,难道不是代他求情的意思?转思,这件事父皇交给自己办,岳父论私交,其实和葛通将军好,不会平白为靖和郡王求情。

一边是张豪悲壮,一边是葛通可怜。葛通为外祖父报仇,推到他成年才办,太子早先觉得葛通将军更可同情。太子就更发怔,觉得有什么在脑子理不清。

接下来,袁训再没有别的提示,取一个灯笼亲手燃起,过来请太子:“天色已晚,我送殿下回去。熬得太久,明天眼睛不好,大学士们不骂我才怪。”

这话让太子一笑,和袁训出来上马。太子有随从跟随,但袁训还是送到太子府门上,亲眼看着太子进府才拨马回转。他的这番情意,让太子嘴角噙笑回去房里,睡不着,躺下来想着心事。

果然他也忠心,他也害人性命。

太子府上有幕僚,早和太子商议过好几回。东安郡王、靖和郡王都应该死罪。皇帝一直迟疑不议这事,不是怜惜谁。是念到他们没有叛逃。

东安和靖和自己能不知道是死罪吗?但他们也没有跟随定边郡王一起走。这里面有梁山王和袁训从中斡旋,东安和靖和郡王又杀敌有功。

以幕僚们来看,皇帝定他们的罪是要考虑。

东安和靖和是梁山王的兄弟辈和子侄辈,虽然堂亲已远,但梁山王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一点也不帮。

梁山王也恨他们,但他的恨和葛通的恨不同。梁山王再恨,也得留下以后相见的地步。葛通是只想他们去死,这人人皆知。

袁训去年提议郡王们杀敌,袁钦差和葛通情同兄弟,但钦差大人当的是皇帝的官,当时情形用人唯上,又有官场之上,不是血海深仇,一般不逼人到死路上,这会再结血海深份。袁训能说服梁山王在当时起用东安郡王,是侯爷为人精明之处,也是他为人狡猾之处。

这和他公开表示支持葛通,是两回事。

太子把这些事情反复想着,想想梁山王是什么心思,岳父今天让自己看到又是什么心思?猛然间,一句话穿透到他的脑海中。是他把袁训今天的话一一重拾起,一句一句滤出来,最后余下的几个字。

“所有的大捷,一切功劳全是皇上的。”

岳父谨慎自谦恭敬景仰的语气,太子还能分分记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